第110章 新法颁布(2 / 2)

“我打算募兵,不在战时征发丁壮,如此,琅琊不仅可以增强生产力,这支武卒的战斗力也会更强!”

“您的意思是,这支部队平时不参与耕田,作为一支常驻军来使用?”

“我正是此意!”

田假很快就能从信陵君的解释中弄明白“征兵制”与“募兵制”的区别

征兵就是义务兵,征兵的对象包括所有青壮年,一旦战争需要,君王就会强行征召他们参战,打完仗后再让他们回家耕田,战国时包括秦国在内,所有国家都采取了这种“农战一体的制度”,这种制度就是我们所说的征兵制。

信陵君所说的募兵则完全不同,募兵是自愿入伍,他们都是职业军人,不参与耕田,平时只训练,由国家给他们发放工资,一旦战时,这些人马上就可以被投入战场不需要征召,但缺点就是会对财政和军粮造成相当大的压力。

在场的众人没有一个人是傻瓜,大家都已经听出募兵的意思,现场沉默了一阵后,韩非率先摇头反驳信陵君的提议:“先不说志愿入伍,我们能招募到多少人,就算真的召集到一万人,这一万人也会给琅琊的财政造成很大负担,依琅琊的国力,有能力供养着一万人,可一旦爆发战争,我们再想征兵,粮草就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我不能同意信陵君这个看法!”

负责掌握琅琊粮秣收入的司马周保也在这时附和:“韩非先生所言极是,下官也不赞成信陵君提出的募兵制,这计划风险太,万一失败,整个琅琊都可能会崩盘。”

“对,臣也不同意信陵君提的募兵!”

“下官也不赞成!”

听到众人都反对信陵君的想法,田假沉思了片刻,开口道:“募兵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有这样一只专门为了打战而生的军队,他的战斗力要胜过寻常军队的几倍,魏武卒本就是强军,若是在采用募兵制,这一万人完全可以当做十万人使用,本公子倒觉得此事可行!”

韩非朝着田假深深的一拜:“公子!此事要三思,万一失败,后果不堪设想啊!”

田假伸手打断韩非,道:“先生不必再说了,这件事情上我完全支持信陵君,信陵君只管放手去干,出了事情,有我一力承担!”

信陵君闻言当即对田假投去一个感动的目光,在信陵君心中他把田假当成朋友,所以才会提出募兵这种难以被世人理解的想法,田假也不负信陵君,在别人反对他时,他毫不犹豫的支持了信陵君。

见田假决心已下,韩非虽然顾虑重重,也不在反对募兵,至此,琅琊新法里最后的训练新军事宜终于尘埃落定。

新法的诸多细节已经敲定完毕,田假当即任命韩非为正将,信陵君为偏将,其余官员按职位赐爵(最高为少尉),变法一事由正将韩非全权负责,琅琊即将开始全面推行新法。

齐王建六年九月二十日,琅琊的街头,一张数千字的告示被贴出,顿时在城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告示上所写的正是琅琊即将开始推行的诸条新法。

当琅琊的百姓看完官府出具的告示时,都是一片哗然,有人当场表示支持官府推出的新政,也有人表示反对,更多的人则是表示怀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