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领着一众官员,也紧紧跟在紫袍大人身后:“大人,这五十里的距离,若是骑着快马,在天黑色之前能赶到。但是大人体躯不宜多劳,恐怕天黑之前难以进入武安县边境,所以还请大人留宿清陵县一夜。”
紫袍官员坐在一块石头上,然后招来身边侍从给他揉酸痛的肩膀。
“清陵县令,你可知本官是谁?”
紫袍官员是没有查过清陵县里官员的名称的,也根本没有必要,他只需要称呼一声‘清陵县令’便可以了。
这就是高品阶官员对低品阶官员的降维打击。
县令顿时吓得跪在地上,他身后的一众官员也刷刷刷地跪下了。
“下官不知。”
紫袍官员哼笑一声,白净儒雅的脸庞望向东方,轻轻道:“大魏计相,掌三司。”
县令顿时大惊失色。
得益于大魏养冗官的策略,朝廷里二品以上的官员不少,但是若论实权,整个二品里面,能跟‘计相’相提并论的人物一只手可以数过来。
整个大魏的财权,全部系于一人之手。
大魏一年一亿五千万两白银的税收,全靠三司使调配征发。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三股力量,政军财,三司使独占一份。
而且没有相互制衡的部门,三司使就是大魏的钱袋子。
至于为何这样位高权重的官员,品级才是从二品,那是因为皇权故意打压的原因。
大魏官员历来如此,实权大的官员,对应的品级必须低,这样才容易掌控。
而对应的最高品级-正一品的三师,基本就是虚封和特恩加授,用作笼络人心的,根本无实权。
“不....不知计相大人有何事吩咐?”县令本想继续留宿三司使大人的,但是害怕地讲不出口。
这样一位大人留在本县,恐怕这一晚上自己都甭睡了,直接给大人站岗,保证其安全。
虽说知府里的线人给自己传话说,尽量留住经过清陵县的大人,但是当县令知道身份后,便不敢再做任何挽留,尽量把自己置身于外,绝不参与。
杨德水没有立刻回答他,而是静静坐了一会儿,然后拍拍脸蛋,让自己清爽一点,然后起身道:“准备吃的,然后送到车队来。”
县令低着头小声问道:“就在此吗?”
杨德水转身踏上豪华马车,掀开紫色帘子道:“车队不停,你派人送到车队来。”
“是!”县令转头朝县尉使了个眼色,对方拱手离开,骑上快马去城内准备吃食。
县令是不敢离开的,在计相走完整个清陵县境的过程中,他必须全程陪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