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山崩(改)(2 / 2)

实际周长大约是18.7公里。

皇城内以太液池及琼华岛(今中南海和北海)为中心,沿太液池两岸建三组宫殿群。

东岸属于皇帝的一组宫殿,叫做宫城,俗称大内,即如今紫禁城的前身。

西岸分为南北两部分,北有兴圣宫,南有隆福宫。分别属于太后和太子居住。连接东西两岸的,是一座大木桥,即今北海大桥的前身。

宫城北面,即今北京东城区景山公园一带,是广大的绿化带,有一桥梁将绿化带与其西侧琼华岛相连,这里名为“灵囿”,是当时的皇家动物园,饲养着一些珍禽异兽。

三组宫殿群、太液池、琼华岛、灵囿,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成为整个大都的核心。环绕此核心,筑起一道城垣称萧墙、禁墙,又称阑马墙,这与蒙古族的游牧生活习俗有关。皇城城垣亦为黄土夯筑。

皇城外又有三组建筑物,具有布局上的特殊意义:

最里面的则是大汗居住和工作的宫城。

宫城之中有大明殿、文思殿、紫檀殿、宝云殿等宫殿,这些宫殿皆属外朝宫殿区,四周有周庑一百二十间,高三十五尺,四角有角楼,形成封闭的宫殿区。

以延春阁为主体的内廷区也是封闭的宫殿区,四周有周庑一百七十二间,四隅亦有角楼。

当年马可波罗来到元大都后,惊羡于元故宫的宏伟壮丽,留下了令人神往的描述:“大殿宽广,足容六千人聚食而有余,房屋之多,可谓奇观。此宫壮丽富赡,世人布置之良,诚无逾于此者。顶上之瓦,皆红黄绿蓝及其他诸色,上涂以釉,光泽灿烂,犹如水晶,致使远处亦见此宫光辉。”

有这种感觉得不光是马可波罗,还有所有来到这里的外国使节。他们被如此辉煌的建筑所折服,最终拜倒在大汗的宝座之下,愿意将自己国家的所有奉献给这座宫殿的拥有者。

这片雄伟壮丽的宫殿群,代表着它的拥有者是统治着这个地球上,地域最广大,人口最多,物产最丰,军事、经济、文化最强大的国家。

然而,这座巍峨高耸的宫殿群,今天却死气沉沉,一点新年新气象的感觉都没有。到处都是挎刀持枪的怯薛宫卫,宫中的宦官宫女尽可能的贴着墙边,悄悄溜边快步走过,大气儿都不敢喘。

原因无他,这座皇城的主人,这个天下的所有者,现在就躺在这片辉煌宫殿中西面那间玉德殿中,迎接着必然走向他的死亡。

孛儿只斤·海山。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元裕宗(追尊)真金之孙、元顺宗(追尊)答剌麻八剌之嫡长子、元成宗铁穆耳之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