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孙大庆上门讨债(2 / 2)

“哥,一共是11块8毛,俺这边没有这么多,你要是能稍等一下的话,我就能给你搞来。”

说完小伙子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意思是自己得去旁边几位同行那里采购。

“好,我等你十分钟。”

不到十分钟,小伙子就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

这可是笔大生意,自然不敢怠慢。

小伙子虽然看起来吊儿郎当的,办事却还是相当可靠,需要的票全都准备好了,分毫不差。

赵文牧爽快地付钱,接着问道:

“三转一响的票吗?”

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这四大件俗称“三转一响”,是这个年代最重要的工业品。

谁家娶亲彩礼要是能凑齐三转一响,那绝对是了不得的大事。

就山前村来说,能有一件就是家境不错的人家了。

要买这些东西,光有工业券可不行,还要有分别的票。

“哥,我手头没有,但我能搞来,你给我几天时间。”

“行,你先寻摸着,有消息了就去国营饭店找王友明,让他转告我。”

“好咧!”

搞定票据,赵文牧转头走进了供销社。

不得不说,赵文牧这动辄几十人份的做派,不但吓到了赵文广,就连供销社的售货员都被惊到了!

这个年代可没有什么客户至上的服务观念。

国营供销社那是十分神圣的地方,售货员们不说是拿鼻孔看人,也至少是有些居高临下的派头。

就连墙上都张贴着“不准随意殴打顾客”的标语。

这会儿售货员对待赵文牧的态度也变得十分和善积极,绝对称得上阳光服务、笑脸服务了。

赵文牧买这么多东西是有理由的,首先这些东西其实并不多,因为每人份的配给量很少。

其次赵文牧家里人多啊,他买这些东西除了留给自己家,还要给大哥、二哥、父母都送一些去。

等再赚点钱了,买了自行车,方便一些了,还要给大姐、二姐送些东西过去。

没办法,加上赵静,赵家就是兄弟姐妹七个人呢!

只有小妹赵文秋还在上高中,其他人都成家了。

赵文牧还买了5个友谊牌雪花膏,10个蛤蜊油。

雪花膏是好东西,擦在手上脸上,不但保持湿润,味道还香喷喷的,很是温馨。

农村人一般舍不得用雪花膏,大家一般用1毛钱一个的蛤蜊油,一个就能用大半年,保湿效果也是杠杠的,特别适合冬天手足干裂的人。

有了票,买这么多东西就便宜不少了,总共花了43块6。

赵文广极力克制着把小弟拖出去的冲动。

付钱的时候,感觉就好像是拿刀在割他的肉一样心疼。

这不怪他,赵文广活了二十多年,也没一次花过这么多钱。

一次花5块钱的经历都没有!

看着一张张大团结离他们远去,就跟丢了亲人一样难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