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南方面粉厂(2 / 2)

手表和334块钱之间,他果断选择了334块钱。

于是,他扭头跑了。

其实,如果他冲进公厕看一眼的话,会发现里面压根没有人。

年轻人跑回家里,躲在角落里。

偷偷取出大团结。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美好的未来就在眼前。

他哆哆嗦嗦着打开这卷钱。

咦,怎么还眼花了呢?

再仔细看看。

顿时感觉手脚冰凉,整个人都麻木了。

这哪里是一卷钱?

明明只是一卷白纸。

就连最外面的,也只是半张大团结。

这一点赵文牧是真的没有想到。

这伙儿骗子竟然这么抠门。

连一张大团结都不舍得。

不过想想也是,这样的话,一张大团结可以用来骗两次了!

骗子也要降本增效的嘛。

至于说小赵同志为什么知道这是骗局?

别问,问就是天生聪慧。

他当初拿到的还是一整张大团结呢!

好歹够活一个月。

至于那位被骗的年轻人,当晚是否发生了一场家庭惨剧,赵文牧不得而知,也并不关心。

交点学费,才能长点教训嘛!

进入六月中旬,又是一年麦收时。

今年赵文牧家的所有土地都给了赵文林,只保留了一块地,种上了很多蔬菜,给静云厂食堂供菜。

在静云厂干活的赵子辰几个人负责打理着。

相比起在小龙虾馆干活,他更喜欢回家收麦子。

因为他觉得在小龙虾馆里,就要动脑考虑很多事情,新菜品、新设备、营销推广等等。

仿佛有一种无形的气场笼罩在那里,只要进入它的范围,就要为了生活而奔波。

但家里不一样。

挥舞着镰刀割麦子的时候,他只需要想一件事。

别把镰刀砍到腿上去!

他可以化身无情的割小麦机器,将宝贵的脑子封存起来,一遍遍重复着毫无理智与逻辑的动作。

还可以变身田鸡与小龙虾杀手,在小溪边上蹲一下午。

夜里,躺在打谷场上,看着满天繁星,不远处池塘里的青蛙在奏响着生命的协奏曲。

所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大致就是这样吧。

村子里到处都是丰收的喜悦,今年麦收前回娘家的小媳妇,仍然是对赵文牧心怀感激。

因为大家都知道,山前村的变化,是从赵文牧收野味开始的。

赵文林最近则是分外忙碌。

既要张罗着收野味,又要照料桃树,还要耕种比以往多了将近一倍的土地。

赵文广亦是无需多言。

宋芸还在坐月子,家里的土地、静云厂的采购统统都要他一个人担起来。

赵文君也是辛勤劳作。

夏天养殖小龙虾和螃蟹,对她来说是全新的课题,记录本肉眼可见的愈发厚重。

赵文牧帮不上太多的忙,只能帮着大家收麦子。

就连小龙虾馆的很多打工人,也要在早上回到村里,帮着家人干活,中午再赶回店里。

每个人都是充实而努力。

干干净净、几乎没有多少杂质的小麦收入仓里,大家的心也都安稳下来。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作为农民,最害怕的就是家无余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