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黄金乡(2 / 2)

赵文牧皱着眉头问道。

“十几分钟吧。”

赵文牧想了想,干脆让赵静到自己背上来。

她摆摆手,示意不用。

赵文牧直接在她跟前俯下身子。

赵静无奈,只得由他。

约莫走了十多分钟,中间还跨过了一道小小的浮桥,众人终于来到了一个小小的村寨。

如果不是小广场上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赵文牧都要怀疑这是不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了。

隐世于海外仙山,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

然而,这里没有高人。

有的只是贪婪的商人。

“你们在这里挑选商品,只要谈好了,就可以进村子里取货,村里的货保证和这里展示的一样。”

进场之前,有一人介绍着这里的规矩。

小广场其实只是个展销会。

在这里,只有少量样品。

真正的存货,都藏在村子里。

这也是一种安全措施。

即便是公安突袭过来,如果只是抓住广场上的人,其实并没有什么用。

但如果是想进村搜查,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等进去了,大概率也搜不出来太多有用的东西来。

“只要货物没有问题,买了就不能退!”

在这里,可没有什么客户至上。

要自己擦亮了眼睛。

赵文牧、郑光明、阿彪、小吴四个人隐隐把几个女孩子护在中间,迈步走进市场中。

发达的工商业、繁华热闹的市集、华美廉价的丝绸锦缎、宏伟壮观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驿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纸币。

这是马可波罗描述的元大都。

欧洲人眼中的黄金乡。

而眼前,大概就是小商贩的黄金乡吧。

内地抢手的电子表、蛤蟆镜、录像机、收音机以及港风衬衫、牛仔裤、皮包,比比皆是。

还有更大件的电视机、自行车、摩托车。

有不少客商在询价。

天南海北的各地口音。

而对面摊主一侧,则统一是蹩脚的普通话和流利的粤语。

“多看,少说,少问。”

这是出发之前赵文牧的交代。

几个女孩子很好地执行着。

不需要她们开口,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吵吵闹闹的声音,自动把所有信息呈递过来。

“老板,蛤蟆镜咋卖?”

青年人一开口,浓郁的豫省口音扑面而来。

蛤蟆镜是最畅销的商品之一。

摊子前面围了七八个人。

“这种最便宜的1块4一副,这种最贵的金色金属镜框、茶色玻璃镜片的,4块2一副。”

“都贴着标签呢,什么材质、多少钱清清楚楚!”

赵文秋抓起几副眼镜认真端详起来。

过了一会儿后,悄悄对赵文牧说道:

“三哥,最便宜那种在京城卖5、6块钱,最贵的那个至少要卖18块钱!”

也就是说,一旦到了京城,这批蛤蟆镜价格直接飙涨3倍!

他们不动声色,继续到其他摊位前面驻足观望。

其他几家的蛤蟆镜品质、价格基本一样。

赵文牧甚至怀疑这里真正的幕后大老板,可能只有一个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