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荀潇蹲在蒲团上,双手摊开无奈耸肩,略微心虚的道:“就,东搞一下,西搞一下嘛……”
“你不会指望他日后来投吧!?”
戏志才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在荀潇面前拍着手背,直言道:“他举家在淮南、汝南一带,以此抵抗叛乱,而淮汝是何地?袁氏根基之地,日后要去也是归袁。”
“且,他既在当地有名望,日后又怎么会迁徙来投呢?而且现在不重武勇功劳,重的是文治之功!你还花费在这等人身上,你若有心仕途,当以去洛阳为志!方可治世显能!”
“你,哎哟……”
戏志才扇了扇自己的衣襟,暗自劝诫着自己,罢了罢了,莫生气,莫生气,生出病来无人替。
他就做个过路县令,无所谓。
我有俸禄有名望,还能得不少政绩,日后也算有所起步,不生气。
想到这,戏志才又盯了荀潇一眼。
嗨呀,好生气。
还是想骂几句,算了,好歹现在他为主,我为臣,忍他一手。
戏志才拂袖而去。
荀潇对左侧安静站着的郭嘉笑道:“你看他,失去理智了。”
“啧。”
郭嘉不动声色,微微咋舌。
……
一夜之间。
此等事迹几乎传遍了各地,不光是百姓、过往商贾,还有路上伪装的强人,乃至各族打探消息的眼线。
都纷纷知晓。
他们也不知是衙署有意为之还是办事不力,这等笑料根本不曾隐瞒,直接将消息放了出来。
乃至数日之内传到了洛阳。
曹操得知消息的时候,正在自家校尉府邸的后堂吃饭,听完报告根本吃食不下,疑心思索,总觉得这人慷慨得太过奇怪了。
原本曹操不会去注意一个区区县令,但这个人姓荀,自然与寻常县令不同。
“他给了人家三万石?自己还囤了十万……这是一点后路不打算留啊。”
“哈哈,孟德,这等人可不能怠慢,我立刻就去结交。”
从乡里赶来的豪侠夏侯元让当即把碗里的面嗦干净,放在了桌上,而后擦了把嘴就打算走。
说完这话后又极有兴趣的道:“现在去说不定也能借点粮食囤着。”
“无妨,元让可等数月之后,把本初这边的事情办完,再去结交也不晚。”
曹操没见过这么治县的,要么这人是根本不懂,人傻钱多。
要么就是还有他看不明白的用意,不过现在洛阳之谋肯定更重要。
陛下的身体,传言已经不太硬朗了,若是真的,何进与袁绍这次谋划之事,很可能要等待时机将整个洛阳都囊入手中。
一旦可成,日后的袁绍,将会成为新一代的救世名臣,士人之领袖。
他们这些追随身后的人,自然也能水涨船高,得道登位。
等等……
曹操忽然面色一凛,接着头皮不自然的麻了起来。
“若是世道乱了,荀潇振臂一呼,是否可得人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