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当即躬身退步,连忙召集文武百官,同时告知三军清点各部兵马,准备依次撤离洛阳,沿途在各大关隘设下兵马驻守,以抵抗追兵。
他们因占据了山河地势,所以有充足的时间来调整。
不多时,洛阳城内的各大官吏,都被叫到了长乐大殿上,而蔡邕、王允、杨彪则是被叫去了大殿后的内殿中。
董卓持剑披甲,神情淡漠,告知三人要迁都长安,让他们劝百官早做准备。
三人明白是他不敌诸侯联军,不敢再留于洛阳城中,但撤军关外后,就是董卓的地盘,他经营多年更为熟悉。
恐怕以后就更不好回来了。
于是大家都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规劝。
蔡邕最为着急,他本是董卓任用上来的大儒,而且期间董卓身后文武虽然凶恶悖常,但是对他又颇为尊敬,从来没有为难过。
现在恐怕是两难之境了,若走,真的就要得罪所有文武,被他们当做千古罪人了。
蔡邕还是心怀恻隐,毕竟不管怎么说,的确是董卓迎回了汉帝,他的功绩是有的。
不该为千古强人挂在史册上。
“相国,百年古都不可轻易挪动,此乃是天命根基所在,多年来,大汉治于此,兴旺于此,是福地啊。”
“蔡公,现在是乱臣贼子在外造反!还管什么百年古都!大汉是什么!?是人!怎么会是一块不能动的地盘呢!?天子还在,大汉的体统就还在,所以你们莫要迂腐。”
董卓根本不听他的意见,在他看来,这些儒生只知道治国之策,提拔选举之法,但是不懂用兵。
现在若是再不走,再过一段时日可就真的走不了了。
“相国,还是再考虑一下吧!”
杨彪和王允也都出言相劝,但是他们明白,这个人是劝不动的。
“不考虑了,咱家夜观星象,发现大汉复兴于西边,落下来就是长安。”
“谁若是不走,就当做是乱臣贼子对待,定然与外面那些诸侯有苟且互通!咱家一个都不放过,你们快快去劝说!”
三人无奈,只能摇头。
为了迁都,他都会夜观星象了,还能怎么劝?
……
当日,董卓宣布迁都,带天子而走,同时纵兵劫掠洛阳全城。
抢劫财物、妇女、金玉宝物等。
他麾下兵马在外驻守交战,又下诏令命皇甫嵩等将死死坚守,足足洗劫了一日夜,洛阳城内,尸体遍地,满目疮痍。
等到袁绍、孙坚等军逼近之时,忽然在洛阳城中燃起了一场大火,于深夜仿佛点燃了整片夜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