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主公这般重视技术的保密与防卫!”
蒲元的一番解释,让尹礼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陶应的担忧。
“哼,无论是谁,敢打我泰山钢铁与兵器的主意,就莫怪尹礼心狠手辣!”
对技术的重要性有了全新认知的尹礼,眸子里的杀意时隐时现。
“公输,接下来,你将二十个炼钢炉分成数组,其中一组专门打造各种铁制农具,我要在一个月之内,将治下所有县的木制农具替换掉。”
陶应很清楚,要提高治下的粮食产量,解放大量劳动力,就必须对农具进行革新换代。
“主公,这时间上恐来不及。”
蒲元皱皱眉,既要打造兵器,又要打造农具,这压力有点大。
以眼下的条件,即便有足够的人力,也无法突破产能。
“那就改变!”
陶应自然知道全凭人力打造肯定上不去,于是便将自己所知的一些方法告知蒲元。
用鼓风机提高火焰。
用热风可以提升炼铁的速度。
用水力可铁锤。
……
陶应“天马行空”的设想,让蒲元听得如痴如醉。
恍惚间,蒲元有种错觉,陶应就是祖师临凡,特意来点化他的。
“主公,若如此改进制造方式,加之农具可以模具化打造,有半月时日,便可满足整个泰山郡之需。”
有了蒲元的保证,陶应大喜。
“这我就放心了!”
陶应现在这般争分夺秒,就是缺少时间,如今已十月,来年四五月,天下就要乱了,他再这般安心发展的机会就不会有了。
“报!”
几人正兴致勃勃地谈论着,门外忽然传来一声急促的报号声。
“主公,礼去看看。”
尹礼急忙起身,快步走出大帐,这可是他的地盘,正值百废待兴之时,绝不能出任何岔子,让他在陶应面前失分。
“禀县令,莱芜徐都尉急报,齐国黄巾张饶部近期蠢蠢欲动,大有越境泰山、徐州之意。”
尹礼点点头,打发走传令兵,蹙着眉头进了大帐,泰山郡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我听到了,如今驻扎在莱芜的将领是谁?”
“有多少兵马?”
“装备如何?”
不等尹礼汇报,陶应率先出声,连着问了三个当下最关心的问题。
历史上青、徐黄巾再次大爆发,就是这个节点,陶应早有心理准备,现在就看手中积蓄的力量够不够他趁机拿下青州了。
“主公,如今在莱芜驻扎有一万士卒,其中骑兵三百,装备比较杂乱。但因新兵皆是重新挑选的精壮,虽然训练的时日尚短,但不影响战力,对付黄巾绰绰有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