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下邳。刺史府。
徐州刺史府东南一处正厅,这里是大汉徐州刺史部的廷议处。
若陶应在的话,看到眼前熟悉的场景,定然会吐槽。
“太寒酸了,这与主管一州行政、军事权力机构的身份地位很不相匹配。”
若与陶应前世所在金碧辉煌、雕梁画柱、气势磅礴的镇府大楼相比,这里的州廷议厅,简陋地简直如贫民窟。
老旧的木廊,青灰的砖瓦,掉了渣的方几案……
此时,正厅中,徐州刺史陶谦坐在主位低矮的蹲坐上,座前左右各一排方案后,在看似不厚不薄的跪塌上跪坐着几个人,他们皆是徐州刺史部有资格参加廷议的官吏。
“前段时日,治中从事王景兴提议,为了减轻兵曹从事曹豹将军的压力,以防黄巾祸起时捉襟见肘,特举亡命东海郡的臧霸为骑都尉,负责募兵,以肃清徐州境内黄巾。”
陶谦目光扫向四周,一一从糜竺、曹豹、赵昱、周逵、许耽等人脸上划过,目光和煦,语音和缓,徐徐说出今日廷议之事。
“当然,此事不必再议,老夫已同意了,命臧霸在东海募兵三千,屯兵琅琊姑幕,防御青州黄巾流寇入境。”
王朗的提议,陶谦的决断,糜竺、赵昱等州吏自然赞同,没有疑义。
“如此甚善!”
糜竺、赵昱等人的想法与王朗一致。
“多了臧霸这个骑都尉拱卫徐州,徐州就安全多了!”
众人一点都不怀疑臧霸的能力,因为他们相信王朗的眼光。
当然,糜竺、赵昱、王朗等人眼中的安全,可不仅仅是治安上的,还有对曹氏的制衡。
同为徐州的大姓、豪强,没有人愿意仰人鼻息存活。
起初陶谦任命曹豹主掌一州军事,大姓、豪强欲塞入自家子弟于军中,却被曹氏明里暗里排斥,这让徐州大户们很没安全感。
“这下,曹氏应该收敛一些了吧?”
“哼,曹氏若识相,就该上门来示好!”
……
徐州大户们之前之所以没有反对陶谦的这一任命,一来顾及曹氏的面子,二来陶谦初来徐州,他们与曹氏一样,也在忙着与陶谦搞利益交换,暂顾不上其它。
但徐州毕竟是这些豪强、大姓的根基所在,以曹豹的能力和阴桀性格,根本不足以保证他们家族的利益不受损。
如今大势已定,自然要想个补救的办法,于是就有了王朗的出面举荐。
“呵呵,拜臧霸为骑都尉募兵,想必陶恭祖也是出于制衡曹氏的目的吧!”
赵昱深炯的眸子不动声色地打量着泰然自若的陶谦。
“咦!”
赵昱有种错觉,今日今时的陶谦,在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两只深陷的眼睛,深邃明亮,看上去特别有神。
……
“有没有臧霸,我糜氏也不再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