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郚乡赋诗(2 / 2)

喝得面色红润的蔡邕端着酒杯走了过来,显然听到了陶应刚刚对典韦、黄忠的说辞,瞪着眼睛教训了一句。

“伯喈先生!”

看到蔡邕过来,黄忠立即起身离座。

“先生请坐俺的位子!”

典韦向来不愿与文士过多搅和,但蔡邕不同,不仅仅名望俱佳,且还是蔡琰的爹,陶应的准丈人,典韦对他很有好感,愿意亲近。

“汉升、恶来你们坐下,岳丈坐我的位。”

今日宴饮属于大联欢,不是正式场合,陶应自然拿出晚辈身份,将自己的位子让给蔡邕,他却从旁边又拽过一张无人坐的椅子,在对面坐下。

如此一来,一张桌子,四人相互对坐,完全可以搓麻将。

见陶应、蔡邕二人都没有意见,典韦也很自然地坐了下来,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的黄忠也就坐了下来,心中却波涛滚滚,热浪滔滔。

“丹阳王怪不得能有今日之势,不仅仅靠兵甲之利,还有亘古少有的政通人和!”

蔡邕自然不是跑来找陶应喝酒的,他不找陶应的麻烦,总感觉不到做丈人的优越。

“陶重光,你几时娶文姬过门?”

蔡琰最近半年几乎与陶应形影不离,刚刚又一起出门一个月,在众人眼中,她早就是陶应的女人了,也不再提与卫仲道的婚约,蔡邕也就不再忌讳。

“卫老二退婚了?”

以前陶应上杆子占蔡邕的便宜,蔡邕总是拿卫氏搪塞,今日突然态度大变,让陶应为之一怔。

“还需要他来退婚吗?”

蔡邕不满地将酒樽磕在桌子上,下颏的胡须无风自动。

“那等我杀了卫仲道,立即娶文姬进门。”

陶应明白了蔡邕的心思,眉头一挑,故意做出一副恶狠狠的样子。

“你……”

“好,今夜我便与文姬洞房花烛夜!”

看到蔡邕要发飙,陶应立即改口,一本正经地表态。

“想得美,你必须明媒正娶!”

看到陶应服软,蔡邕的火气又降了下去。

“好,我明日便找个媒人,到岳丈家中下聘。”

“重光,你看我给你做媒如何?”

陶应与蔡邕正说着,孔融已端着酒杯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一个人,大约四十来岁,身高八尺,稍显消瘦,留有长须,目光炯炯。

“老师给弟子作伐,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陶应起身快速瞄了一眼孔融身后之人,毕恭毕敬地向孔融施了一礼,这是专为感谢孔融做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