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殷之所以会如此愤怒,也不是没有缘由的,说来也是,朱元章于5月十号去世,朱允炆跟齐泰、黄子澄商量了一下,就在5月十六号将朱元章草草安葬了。
同一天,登基为帝,宣布大赦,下一年,定为建文年,在黄子澄等人的劝说下,“江山一日不能无君,朝政一日不能有”的劝说下,在皇城中痛哭流涕,服了三年的孝期。
朱元章这位皇帝的葬礼,很快就结束了。
跟朱元章为朱标操办的丧事相比,那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慈眉善目的朱允炆,终于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
但朱元章不止有一个孙子,他也有一个儿子,朱棣本想遵从朱元章的旨意,安安稳稳的留在自己的地盘上,但这也太过分了,所以朱棣才会不顾自己的旨意,前来讨要一个解释。
宁国公主虽然对于朱允炆在自己父王葬礼上所做的事情很是不满,但也只是叹息一声,安慰梅殷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新帝不听你的话,你发火也没用,而且当年父皇离开时,还特地嘱咐过你,让你辅佐新帝,就算你心有不甘,总不能妄顾父皇之命吧。”
宁国公主顿了顿,又道:“再说了,每一个皇帝,都有自己的臣子,你身为陛下的宠儿,也要为陛下着想,陛下如此焦急,无非就是担心我四弟。”
梅殷一声叹息。
皇城中,奉天殿内,徐缺正在闭关修炼。
朱允炆将齐泰和黄子澄叫了过来,神色焦急的问道:“现在燕王已经到了淮安,我该怎么办?”
齐泰是应天举中的状元,现在是兵部左侍郎,但是很快就会被提拔为兵部尚书,朱允炆登基之后,立刻任命齐泰与黄子澄两人为朝中大臣,齐泰也算是个人才,起码比黄子澄要好得多,朱元章问他边疆将军,齐泰都能答得头头是道,朱元章问他边疆地图,齐泰还能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将所有的地图都整理了一遍。
要知道,这只是一次随机抽取,没有任何准备,也正因为如此,朱元章才会如此重视齐泰,甚至在他去世之前,朱元章召授给朱允炆做顾命辅左,这样一来,齐泰就可以说,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至于是不是空穴来风,那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黄子澄,他很早以前就被选中做了东宫的书童,以前做的事情,不是编撰,就是给朱允炆讲课,不过,他深得朱允炆的器重,最重要的是,他觉得自己很有才干。
在朱允炆要削藩之时,齐泰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先把朱棣收拾了再说,还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派军队驻扎在开平,同时将朱棣的军队全部调往边境,这样既能削弱朱棣的势力,又能慢慢削弱他的势力。
如果朱允炆听从齐泰的劝告,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可是朱允炆明显更相信黄子澄这个陪读老师,所以黄子澄提出了以弱胜强,以弱胜强的办法,最终,朱棣在对付朱棣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反叛的准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