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万历中期,宗室开支也不过占到财政收入的30%,而八旗军马饷在咸丰之前从未低于过40%,最多时甚至还出现过八旗开支超过全国财政收入的情况。
至于绝对值,那八旗更是远远超出明代宗室,明朝中央 地方财政收入最多时不过两千万两,而清朝康熙末期仅中央财政就接近4000万两,就算大明把钱全给藩王又能有几个钱。
清代八旗军的待遇一直非常不错的,康熙时期,八旗马甲的月薪是银3两,米2石,清代闲散宗室的收入才不过是银3两,米3石半;而闲散觉罗的收入更少,只有银2两,米2石。像八旗中比较精锐的前锋、护军的军饷银4两,米2石,基本相当于当时七品官的收入。
此外,八旗养马有马饷,这部分开支和军饷基本持平;出征时有行粮,每人每月大概是米面50斤,羊三只,菜蔬银两若干;哪怕是平时训练所用的火药,炮弹,枪弹,乃至鞋袜、被服、盔甲武器的磨损,朝廷都有专项支出,而这些在明朝都是军户负担的。
所以哪怕是和平时期,八旗军的年开销基本都在千万以上。而明朝宗室开销最高时,折银也不过七八百万两而已。毕竟八旗有十二万人,而明朝只有一千多个王爷
(有记载的,王邦直,军中王千斤之称,一把是重达三十斤的大刀,一把是重达十五斤的铁锏的,此人鏖战俩昼夜,力竭而亡。大刀还被蒙古人捡走,当成神物供了起来,祭拜)
据某乎有关人士记载:
明代边军和蒙古都是披甲的,像竞技里那种偷腿偷手摸点数的方法套在披甲作战里会死的很惨,势大力沉的一击是最有效的方法。
战阵搏杀随便跑动更是找死行为,别说敌人了,督战官就能直接把你就地正法。戚少保有云:从枪戳来,从枪戳去,安能左右跳跃腾挪?
古代倒是有叫做锥的兵器,又叫做“立瓜”,古代持锤者被叫做“金瓜武士”。用大锤,重的压死马,轻的打不死人。
而古代将领和骑兵更喜欢用的马军兵器,还是百兵之王:枪,作为由利刃和棍棒组成的刺击兵器,它的外形和长矛相似,枪尖锋利,枪头可刺可斩,枪杆往往由木头组成,而枪头是金属。而武将们练习武艺操练的时候,大多也使用的枪支,其材料也比较方便打造。
那么古代武将的长枪大概有多重呢?重量大概在6斤7斤左右,最重的也不超过20斤,《新唐书·张兴传》记载,大将张兴使用的一口长刀,重达十五斤,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史思明攻打饶阳城,张兴率军抵御,一挥刀杀死了好几个敌人,把叛军都震慑住了,这已经是非常重的重量了。
陌刀(无可考图,故未配图)是长杆型的,主要是步兵配给,重量可达五十多斤,挥舞起来虎虎生风,一刀下去人就是两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