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布里斯 哈里森(1 / 2)

有些人咸鱼,是因为被现实打败、磨平了棱角,不得不低头的躺平。

有些人咸鱼,则仅仅是没有找到一个值得努力的目标而已。

黄柯,绝对属于后者!

他这个人,没有目标也就罢了,既然有了目标,就会付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将它实现。

所以,黄柯没有急着寻找下一家球队毛遂自荐。

而是找了一个专业的棒球训练营,在一名退役的职业投手的指导下,训练了三天时间。

刚开始,黄柯是跟一帮10岁左右的小孩一起训练的。

那名退役的职业投手,泰伦·理查德森,也只是把黄柯当作个年龄偏大的棒球初学者,并没有给予多么大的重视。

但是,当他看到黄柯投出的高速直球的时候,终于不淡定了。

于是,招呼来自己的助理,让他继续训练那些小孩子,自己则把黄柯带到一个单独的场地,询问黄柯是否还会其他的投球方式。

这才是一名教练该有的态度和方式,不是吗?

黄柯当然也想学其他的投球方式,例如曲线球之类的,但冯大海说什么都不肯教。

原因是,他认为自己顶多算是个业余水平,如果是教一个对棒球感兴趣的小屁孩,那肯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但黄柯不同,他不能把自己错误的理念传递给黄柯。

所以直到现在,黄柯要想投出带有曲线的球,就得回归到以前的投掷方式。

而且黄柯很清楚,那种曲线也不是他有意为之的,而是球在空中旋转,受到马格努斯效应而自发形成的。

只不过是在投掷技能的例不虚发属性下,总能精准命中目标而已。

要说对曲线球有什么理解,那只能说呵呵了!

对此,泰伦·理查德森表示理解,他告诉黄柯,棒球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是以直球为主,所谓的变化球,其实是大量的日常训练中,无意间发现的。

然后经过不断总结,慢慢形成的一套看似复杂,实则万变不离其宗的演化罢了。

于是,他从最接近直球的切球开始讲起,详细说明了,投球时的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变化,例如抓球手法的不同,出球角度的差别,以及手腕如何抖动施加的旋转等等。

将会对球路的变化起到什么作用,以及在比赛时,如何应用这些手法进行心理博弈。

一边从宏观上讲解变化球的原理,一边做着简单的示范。

本意是想让黄柯加深理解,以此为接下来的训练奠定理论上的基础而已。

却不想,黄柯的学习能力简直强的离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