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新路!
一条有别于哈里森的纯数据分析,同样来源于概率分析,却独属于黄柯的道路。
原来,研究这些金融数据,分析这些书籍、论文,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归到金融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的本身,而价格波动最直观的体现就是K线图。
所以,这一过程中,黄柯接触到了海量的K线图。
并且连带着,将那些数据也好、论文也好的分析数据,与其相对应的K线图全都整合在一起,积累到了他在脑海中的数据库中。
久而久之,让他形成了一种搭配分析数据看图,并且做出判断的直觉。
刚开始的时候,哈里森非常不赞同黄柯的这种直觉。
就像他的口头禅那样,他是一个坚决“一切以数据说话”的人。
所以,当他得知黄柯在尝试凭借直觉做出判断的做法时,立即非常气愤地告诫黄柯,“你的路走歪了,而且歪得很离谱。”
“在交易的市场上,永远不缺聪明,和自作聪明的人,但他们往往走不远!”
“那就是因为他们太聪明,总以为凭借自己的聪明,就可以永远地站概率学的成功一边,永远不会成为失败的那一部分统计数据。”
“所以,他们注定了失败,而且一定会败的比谁都惨!”
黄柯知道哈里森所说的绝对是至理名言,最起码,在交易的市场上的确如此。
而且,黄柯这段时间已经隐隐地体会到,哈里森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其实并不在于他的分析方法比别人更先进、更有效。
而是他对于分析方法百分之百的信任,还有按照分析结果渐渐执行的执行力。
他把金融市场,完完全全当成了一场没有感情的数学游戏,用最最理性的分析,决绝被一切不理性的因素影响,其中就包括了直觉。
但黄柯仍旧坚持自我,因为他知道,他的优势在于超凡记忆和超凡大脑。
所以,他的所谓直觉,绝对不是不理性因素,而是建立在他牢记了大量的,整合了所有相关数据的K线图的基础上,经过超凡大脑分析所得到的结果。
可是,一来太过匪夷所思,二来他觉得自己积累的K线图和数据还远远不够。
因此,不但没有太大的说服力,而且,由于样本基数不够,或许他的直觉所得出的结论本身,就是存在相当大的问题的。
于是,黄柯不但没有气馁,反而更加疯狂地收集K线图,以及相应的数据、资料。
终于在他加入这个团队后的第六个月,黄柯据理力争,用从电脑中调出的一张张K线图,将直觉所得出来的,与使用单纯的数据分析所得出的,完全相反判断结果,摆在哈里森面前的时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