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他就发现到光线不太对劲。
众人进入狗肉店的时间是8:20左右,当时天色已经大亮,但照片边角处拍到的一小块天空,却呈浅青灰色。
如果不是后期调过光,那拍照的时间应该在凌晨六点到六点半之间。
不可能是那两个被吓得屁滚尿流的男人,如果是这俩货,凭这演技还开什么狗肉店。
所以,会是谁呢?
凶手?
“你在门口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奇怪的人?”闻命问道。
“奇怪的人?什么意思?”茫然了一秒后,许如愿突然反应过来:“你是说,那个凶手就混在人群里?!”
“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听闻命这么说,许如愿赶忙放下手里盛着薄荷叶的筐子,惊愕又兴奋地说道:“我看过一本书,《FBI心理分析术》,里头就提到连环杀人狂回到作案现场,看到血迹与警方留下的标记,会感到很满足。
还有那种高智商杀人狂,会抱着学习的心态回到现场,了解案子的进展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下次作案的时候就会更缜密、更高明。”
“现实生活里,哪有那么多高智商犯罪。”
闻命摇了摇头,并不是完全否定这种可能性,他只是觉得,这起凶杀案似乎很不寻常。
悬疑惊悚类影视剧里的连环杀手,往往都有着极其扭曲的心理和远超常人的智商。但这种设计更多是为了凸显戏剧性和冲突感,令情节更富张力。
现实中能把警方玩弄于股掌之间的高智商罪犯,不能说完全没有,但绝对是凤毛鳞角的存在。
更何况,在这个到处都是摄像头,出行必须有绿码的年代。想瞒过‘天眼’般的监控网络,完美隐匿自己的出行记录,几乎不可能做到。
所以,凶手如果真的返回现场拍了照片,并发布到网上,以警方现在的办案效率,应该很快就能查出来。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闻命总觉得无论凶案现场还是死者的状态,都透着一种说不出来的诡异。
最奇怪的是,他脑海中总会不自觉闪现出昨夜差点撞到的那条狗。
“命哥,我仔细回忆了一下,好像是有两个人很可疑。”
许如愿沉思片刻后,说道:“一个中年女人,手上拎着帆布袋,像是准备去买菜的样子。
别人都想挤进店里,这个女的却走到那两个鬼哭狼嚎的男人旁边,嘀嘀咕咕不知道说什么。那会儿太吵了,我实在听不清。”
“嗯。”闻命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还有个驼背老头,一脸淡定地站在人群外边,不往里挤也不跟别人打听,店里发生了什么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