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叩首道;“父亲大人,咱要明天就开始好好读书!”
“争取做一个父亲那样的人!”
“哦?”朱标诧异的看了蓝玉一眼,接着又看向朱允熥,问道;“为何?”
“原来你不是不喜欢读书吗?”
朱允熥忙道:“儿臣那时还小,不懂事。”
“现在儿臣都十一岁了,也渐渐的长大了,也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了。”
“刚才儿臣听舅爷爷讲过。”
“儿臣乃是朱家的子孙,不能好逸恶劳!”
“要像皇爷爷、父亲大人那般,做一个对大明、对百姓有用之人!”
“而只有熟读圣贤书,才能做到舅爷爷所说的那样的人!”
“所以儿臣想明日就上国子监,读书去!”
朱标一愣,接着大笑道;“好!”
“好!”
“吾儿有如此志向,为父还有什么不允许的!”
“待会儿,孤写张字条,命人送交国子监!”
“你明日就去吧!”
“不过熥儿,你要切记,多读书,读好书,要理解书中的含义,不懂的可以问问那些先生!”
“知道吗?”
朱允熥叩首道;“请父亲大人放心,儿臣谨记于心!”
朱标笑道:“起来吧,莫跪着了。”
朱允熥这才站了起来,恭恭敬敬的站在那里。
朱标又继续问道;“熥儿,你和你舅爷爷出去吃饭,可还吃得舒心?”
朱允熥此时又流露出儿童天真浪漫的本性,忙躬身笑嘻嘻的道;“儿臣今日和舅爷爷出去吃饭,可开心了。”
“那满满一桌子的菜,让儿臣都有些目不暇接。”
“最后儿臣肚子都吃得溜圆。”
说着,撩开长袍,露出肚子,笑道;“父亲,您看。”
黄公公大急,连忙跑到朱允熥的身边,将他的长袍束起,连声道;“三殿下,你这犯了大不敬之大罪!”
“还不快向太子殿下请罪?”
朱标看见朱允熥的模样,不由得大笑起来,连声道;“无妨,无妨!”
“此乃儿童之天性,孤怎会怪他!”
又对黄公公呵斥道;“你休得如此!”
“要是吓着了孤的熥儿,你赔罪得起吗?”
黄公公闻言,马上跪下向朱标叩首道;“奴婢知罪!”
“奴婢知罪!”
“请太子爷责罚!”
朱标淡淡的道;“算了。”
黄公公忙千恩万谢的道;“谢太子爷开恩!”
“谢太子爷开恩!”
朱标看着朱允熥,眼里含着慈爱,笑道;“熥儿,你随黄公公回你的寝宫吧。”
“为父还要和你的舅爷爷说点事。”
朱允熥又跪倒行礼,这才恋恋不舍的在黄公公陪同下,回到了自己的寝宫。
而朱标则望向蓝玉,笑道;“熥儿有此想法,还得多谢凉国公。”
蓝玉抱拳笑道;“太子殿下,言重了!”
“这是三殿下有此意愿,若非如此,微臣就是拿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也无济于事!”
说着,叹了口气道;“要是大殿下在世就好了。”
朱标脸色顿时黯淡下去。
两人半天也没有说话,大殿内针落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