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正卿算是对商贾一事见多识广了,仍然惊叹于王素的专业……对,就是专业,是对整个酒坊操持的专业。
王家人离开府城时,已经是三日后了,这三天王丰仪跟韩正卿的交涉王素没掺合。一成半的份子,这是既定的,自己不需要添乱。
我离家时,枯草苍苍,我归来时,绿意盎然。
近一个月,归良县的荒野已经泛青。
院子还是那个院子,王九还是王九,只是,他不应该陪着老爹在作坊吗?
“九儿,怎么没去作坊?”
“十五少爷回来了?四爷在家呢。”
在家等我?居然还有这待遇。
老爹是在家,却看不出有一点等王素的意思,只是单纯的在家,发呆,甚至王素进门都没抬眼。
在这耕读传家的王氏善德堂,府试从来就没被重视过,挺伤人的。
“爹……”
“哦,回来了。”
平淡的就跟自己儿子出去撒泼尿回来了。
“爹,您没去作坊,是作坊那边……”
王丰庭愕然抬起头,无神且颓败的表情,让王素心里咯噔一下。
建造的是自己改良的炼钢炼铁炉,虽然比不上自己工作过的铁厂,标准绝对比当初那个破铁厂还高。
按说不应该出什么事故呀?顶大了就是钢胚不如意。
“爹爹,作坊出问题了?”
“嗯,停了!”
“是出事故了?还是钢胚不如意?比不上原来的品质?”
这问题更不可能发生了,王素亲自在族里的冶铁作坊看过,生产力极其低下,说是炼钢,倒不如说是个铁匠铺,全靠锤。
“你这孩子,怎么就不能盼个好?炉子没事,钢胚很好。就是因为钢胚太好了,家里不得不停了。”
怎么可以这样?炼钢的高炉怎么可以随便停下!这不是胡闹嘛!
“唉!素儿,你营造的炼钢炉,一天就出钢胚万斤之多!”
万斤而已,一年也就一千五百吨,也就是土高炉炼钢铁的一半产量。
“你也知道,咱家是朝廷特许往北虏之地出售铁器,出售多少铁器,都是有数目限制的。确保北虏那些人三五家有一口铁锅,七八家有一根锄头,这都是定数。”
“用新炉炼出来的钢胚,家里的大匠打造了横刀,跟以前的横刀对比,就连军伍里的制式横刀也比不上。”
“这不很好吗?朝堂采买咱家的钢胚就行。”
这不正是家里让改造冶炼技术的原因吗?王素糊涂了。
“你可知道朝堂是盐铁专营?朝廷的冶铁作坊才是兵部、将作监采买钢锭的固定渠道,改变朝廷采买钢锭的旧制…~这是砸人饭碗的事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