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新妇(2 / 2)

唐朝好地主 木子蓝色 1203 字 2023-09-08

“好诗。”

张家这边无数汉子高呼,其实大家也不知道是不是好,反正三郎有交待,马账房一念诗立即叫好。

马周被大家叫的脸通红通红的,昨晚上他想了一晚上,做了一首自觉还不错的催妆诗,结果早上张超一听,直接否决了。这让马周非常不服气,我才高八斗,这诗哪差了。

结果张超随口就来了一首诗,就是他现在念的这首。听过之后,马周啥话也不说了。这诗比自己的那首好上十万八千倍,他简直怀疑人生,自己一个读书人做的诗居然不如一个还俗的和尚?

张超随口说不是自己所做,只是以前从诗书上看到过的,不记得是谁的诗。对这回答,马周根本不信,这么好的诗,又是前人所作,自己岂会不知道?

柯家在马周的催妆诗念过之后,终于送着柯七娘出来了。

柯家也准备了一辆马车,同样装饰的非常漂亮。

这时老爹便让老牛赶着马车调头,带头先走。

而柯山则赶着马车,载着七娘子在后跟上。

习俗,女方家的婚车由女方家准备。

新妇坐车前往新郎家,女家同样要送亲。柯五带着张家沟的柯家人一起跟在车后送行,他们要一直送到张家,然后还要在张家吃席,并且过一夜才能回。

此时日暮黄昏,两家人拥着两辆马车一前一后的返回张家。

新郎不是骑马迎亲,这让张超觉得有些遗憾。但这是传统习俗,也不是张超说改就改的。后人迎亲是在早上,可唐人却在黄昏。

不过结婚总不是那么容易的。

车马走到一半。

柯家人又搞事了。

柯五带着几十个柯家汉子,跑到了老爹的马车前面,把路给拦上了。

这也算是风俗,前有催妆,后有障车。

要想过也行,留下买路财。

张超也是早有准备的,直接一挥手,于是程处默、牛见虎、李感、尉迟宝琳四个家伙,一人从马车上提下来一个麻袋。

“嘿哈!”

四人提着四个麻袋往柯五等拦路人面前一放,然后打开袋子,开始撒钱。

都是铜钱,张超准备了六千六百六十六枚铜钱,寓意六六大顺。

铜钱撒下,路上一层铜光。

柯五等人笑哈哈的的捡钱,上百人每人都捡了几十文铜钱,然后心满意足的让开了路。

马车终于顺利前行,等到了张家院前。

则女方要听张家这边的规矩了。

管家早在家里准备了粟米三升,填在石臼里,还拿了一张席子盖住井口,以枲麻三斤塞上窗户,又放了三支箭在新房门口。

搭着红盖头的七娘一身碧绿婚服,从车上下来后,进了张家,直接由三娘引着去厨房拜灶台。

这是习俗,表示将来新妇能成为操持家务的好手。

而张超等亲属则从便门出,再绕圈从正门入,一起踩新娘子的脚印,表示沾喜运。

还有一个婚俗,腊月结婚,新妇不能见姑。唐人称公婆为舅姑,腊月结婚就不能见婆婆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