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弹劾李超的那些奏章也全都留中不发了。
一个月收复朔方的是李超。
而直接用谈判,就把河曲地全都收复,没有引起大唐和突厥现在就开战的也是李超。
现在唐收复了朔方收复了河曲,灭了梁师都这个心腹之患的同时,却还没跟突厥闹翻,也算是奇迹了,这些都是李超的功劳。
换一个人去朔方,或者说现在就撤消朔方镇,这还有些为时太早。当初设立朔方镇,授李超朔方节度使,当然不是为了弄出一个不受朝廷管束的地方来。
那只是为了李超在收复朔方之时,能够事权更加统一,避免千里之外,还事事奏报朝廷,等候处置,免得贻误了战机。
现在虽然说朔方已经收复了,但他还是觉得那边依然需要李超继续稳固。
也许应当再过几年吧,再过几年那边彻底稳固了,就调李超回来。或者,几年后,大唐准备妥当了,依然还是要由李超这个用兵鬼才,来挂帅北伐。
“陛下,今天曲池有龙舟竞赛,陛下说好要去观看的,什么时候起驾?”内侍进来询问。
李世民张开手臂转了几下身体,看着佩带在身上的彩带飘动。
“去问下太上皇,看他何时动身。今天是端午佳节,说好了请太上皇一起去观看龙舟比赛的。”
“是,陛下。”
内侍低头弯腰准备退下,李世民又叫住了他。
“派人去长平长公主府上,请她来陪太上皇。哦,还有,派车辇去赵国公府上,把荣国夫人崔氏也请上。”
“陛下,荣国夫人一早还差人送了两件裹肚入宫呢。”
送裹肚,也是唐人的一个端午习俗。裹肚其实就是肚兜,也叫护肚。唐人的裹肚是用红布剪成椭圆形,上面绣花,大小刚好能摭住孩子的腹部。裹肚上有带子,可以系在孩子的脖子上,左右用带子捆经腰间。
端午节到了,天气渐热,孩子晚上睡觉戴裹肚既清凉又不会受凉。
崔氏的裹肚是送给长乐公主的,这是明显把公主当成未来儿媳的。
“哈哈哈!看来崔氏怀的是儿子了,好,等她生了儿子,朕就把长乐公主许给他。”
“长乐公主刚好比临洮郡公大三岁,赵国公也说过,女大三,抱金砖呢,这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啊。再有一个月,临洮郡公也就要出生了,不知道赵国公能否有空回京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