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喜事连连(2 / 2)

唐朝好地主 木子蓝色 1079 字 2023-09-08

小儿子出世的时候,可能大孙子都十多岁了,甚至有曾孙跟小儿子一样大的。

有些贫家,祖母产幼子无奶,还会让儿子吃嫂子奶的。

李家倒是早备好了乳母、保姆这些,一应俱全。

喜庆洋洋的气氛里,日子一天天的过去。

李超每日里也忙于公务,早上政事堂,下午山南衙门,一人身兼数职,李超忙的也是团团转,李世民恨不得再给李超压几个担子。

转眼间腊月就要过完了,往年这个时候衙门就要封印锁衙,给官吏们放年假。但今年却不行,朝廷下旨,灾区的衙门过年不放假,而是实行轮假。官吏们排班轮流休假,而衙门不得锁衙,得时刻有人在。

灾区的情况依然严峻,从大户那里强行借来的粮食,算是勉强让今冬撑下来了。

但饿死的人还是在增加,而造反的饥民也不少,朝廷在艰难的维持着。

腊月二十二,李家在襄阳的那些庄子,庄头们带着庄丁们给李家来送年礼。

过节过年,地主家庄子上的佃户们给主家送节礼年礼,也是个惯例。送的礼物多少,甚至都是有定数讲究的,这些其实就相当于变相的一种加租,是一种负担。但想要佃田,这个还不能少。

李家是不讲究这些的。

今年灾荒,秋起,庄稼就全死了。朝廷给今年灾区的秋赋全免了,而李超也把佃户们的秋租免了。不但如此,李超还早拿出粮食来,给各家佃户们借了粮食给他们。这些粮食不要利息,只要来年再慢慢还就好。

李家的这种仁善之举,也是赢得了庄户们的无比好评。

当今冬大量的百姓,早就青黄不接,家中断粮,靠朝廷的救济粮过日子时,李家的佃户们却还能拿着从李家借出来的粮食,去黑市上换救济粮。米麦这些粮食,能换到更多的救济粮,这样佃户们不用领救济粮,也能撑下去。

他们没领救济粮,就不用去官上做工,而是听李家管事们的安排,去给李家做工,还能拿份钱粮,或者去捕鱼打猎这些,总之,比起靠救济粮赈济的百姓,日子算是好的多。

这不眼下要过年了,各个庄子的佃户们也没忘记李家的恩情,大家合计合计,凑了一批年礼送过来。

管家看着这些热情的庄户们,看着他们拼凑起来的年礼,也不敢收,只得过来请示李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