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李超只有八千兵马,其实我建议我们最好就在襄阳坚守以待,以逸待劳。”
襄阳本就是一座重镇,加之又做了两年临时都城,修的更加高大坚固,周边诸多卫城堡垒,李超要去汉京,必经襄阳。
他们在襄阳阻敌,以逸待劳,且靠近汉京,后方随时能增援。另一方面,李超大本营是在登州扬州,他的勤王军是淮军子弟。一路远来汉京,中途遥远,补给方面也会更困难,兼之襄阳远离江淮,李超过来,也就后继无援。
从兵法上来说,在襄阳阻敌比在江夏更有利。
另外,汉京现在比较空虚,他们这几万人马,如果远离汉京,万一北边李绩尉迟恭打过来,他们也还能及时回防保护汉京。
刘政会却只是冷笑几声。
“郡王,陛下旨意是令我等立即兵发江夏,阻击李超。郡王却说要守襄阳,这是何意?”
李高迁也道,“离京之时,陛下已经拔了三万兵马与我等。到襄阳后,我们又调集征召了不少兵马,如今已有五万余众。李超不过万余人,难道吴王还惧怕李超不敢迎战不成?”
“或者说,郡王另有心思?”
李靖被几个人一唱一和的堵在那里,他淡淡的道,“我只是就事论事,从用兵角度上,提出更合适的建议。既然陛下有旨令我等南下江夏,那我自然遵守。”
刘政会笑笑。
“很好,既然吴郡王也以为李超可破,那我们就发兵吧。请大帅即刻下令发兵,兵进江夏。”
李靖扫了一眼帐中诸将,“传令下去,出兵江夏。”
九月。
山南节度使、吴郡王李靖率兵五万,乘坐着征召的大小船只,顺汉江而下,直趋汉江口重镇鄂州江夏。
大军乘船顺河而下,行进迅速,很快抵达江夏。
到达江夏城后,接到军情,李超行进也十分迅速,已经到达江南西道的洪州。
“李超依然还是那支兵马,一百条船,除去船员外,还有战士八千。目前刚到洪州,在洪州港休整。”
刘政会听报,笑道,“李超如此托大,那是自寻死路。他这么点兵马,也许与我们交战?我看,咱们也不用等他来了,咱们直接先发致人,直接挥兵东进洪州,灭了他。”
其余几人也都认为胜券在握,准备抢先进攻李超。
“诸位,莫要小瞧了李超。李超用兵,向来稳健,他至今还未曾败过。”李靖提醒大家。
刘政会望着李靖,“大帅又有何建议?”
李靖劝告他说,“李超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也不打无把握之仗,他出兵,还从来没有败过。他既然敢只带着八千人来,那就说明他是有赢的把握的。提醒大家一点,李超不是没有兵,他若想要多带些兵,就是三五万都没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