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个体,到一个族群,再到一个国家,责任阐述的很清楚分明。
这位法师,为了一份佛经原本,不远万里来天竺,这毅力让人佩服。可也就如此了,靠别人捐献化缘,这么一路过来,取的是一份佛经,以正中原各种翻译错误。
然后呢?
就算他取得这份真经,翻译了正确的经文,又如何?
那些经文,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王玄策认为这些经文就跟张超说的一样,于国无益,于人无益。劝人向善并不是只有佛经才有,事实上儒家经典不也一样宣扬真善美吗?
那些什么修来世,还不如直接改过自新,从新做人。这一世就改过,这一世就过好,比什么都强。
连这佛教的发源地天竺,在戒日国内,如今最尊崇的都是印度教,而非佛教。
和尚们在本国,都发展不下去,大唐的百姓为何还要信他们呢?
自家的儒经不好吗,偏偏要去念这佛经,还要出家。
对家族的义务呢,对社会的责任呢?
什么都抛下,什么都不做,不耕不织,这种算哪门子?
“你再超度,那些兵也不会停止的。你在这里超度他们的亡灵,有本事还不如直接去找戒日王,若是能够劝说他停止攻城,才是真正的挽救许多生灵。”
玄奘睁开眼。
他看着城下还在猛烈进攻,然后不断死去的戒日兵。
沉思了一会,“王将军说的对。”
“我去准备一下,等战事停了就去见那位戒日王。”
“你还真要去吗?”王玄策笑笑,“小心那位戒日王到时不讲道理,万一把你砍了可就划不来了。”
“也许小僧能够劝说那位戒日王退兵呢?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其实若是王将军能够退出戒日,相信两家定能罢兵交好,也就能避免无数的伤亡了。”
王玄策盯着玄奘,“你跟我开玩笑吧?算了,我也不跟你个和尚争这些,反正在我看来,和尚都是脑残,要不然也不会去当和尚了。”
“王将军,你这是偏见,是不对的。和尚出家,是讲修行。宣扬仁慈和善·······”
“停停停,不用跟我说这些,你这一套对我不管用。要不是看你也是大唐子民,我直接就让你在这入伍充军了。”
只有那些愚夫愚妇才会信那些,把希望寄托在满天神佛那里。烧香拜佛,捐香油捐钱,真有那个时间和钱财,还不如想办法多去努力努力,不靠现实努力改变生活,靠求佛,有用才有鬼了。
“这戒日王也是个脑残!”王玄策手按着城垛,“这都进攻了三天了,死在这城下的估计也快过万了吧,他不会以为,就凭他这种不要命的围城法,就能攻下坦尼沙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