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神器鸡蛋托(2 / 2)

燕二河好奇:“你总得说你想干啥?”

“我现在研究的是一个造福全乡人的发明创造,你把草绳编粗点,中间留的网眼能放鸡蛋,到时候鸡蛋能一个个分开放,每一层再放一个草垫子,这鸡蛋不就不会烂了?”

燕长青觉得自己没算夸口,这个玩意儿是简单,但是没人弄出来之前,还真很少人想得到。

鸡屁股号称乡里人的钱袋子,农村人花钱全指望家里存的鸡蛋,但是鸡蛋运输最不方便,村里人都是挎着筐子去卖,里面垫些麦秸秆当缓冲,即使如此,依然连板车都不敢用。

而且就算挎着去,也难免鸡蛋磕了碰了。

有的人怕鸡蛋路上磕了碰了,甚至用棉布棉毯之类的垫着。

很小的问题,但是没人想到别的什么办法改善这情况,因为家里一个月才存点鸡蛋跑一趟,而且大家这么多年来,都这么过的……

放以后有了鸡蛋托,就是那种黄色的纸制玩意儿,看着特简单,也特不值钱,但是如果拿到现在,就是神器。

现在燕长青搞不出来那个,但是自己用草绳仿制还是没问题的,至于说会重点,装鸡蛋少,成本比较耗费人工之类的,那啥也不是。

燕二河动手能力还是挺强的,毕竟是靠着一辆二手破摩托车,能开个修摩托车铺子的人。

没一会儿就搞定了。

然后看着自己的手工制品就很不满意:“这绳子要想保鸡蛋不破就得粗点,这不行,装不了几个鸡蛋,我看中间隔的地方可以薄一点……”

家里人都在看着呢,爷爷点点头:“你给编成扁绳子,竖起来用不就得了?你看你恁大个人,干活那个糙样儿,我来我来……”

爷爷才是家里的编制老手,家里用的席子稿荐,都是爷爷亲手弄的。

没一会儿就搞定了,虽然用秸秆做的,肯定还粗糙些,但是老手艺就是老手艺,这点活儿对他来说就和玩儿似的。

爷爷还不满意:“这个我再琢磨下,应该能编更好点,七斤你说用多大的合适,我琢磨下!”

“不用不用。”燕长青已经很满意了。“这玩意儿大小无所谓的,主要就是放鸡蛋,不管是筐子还是别的,把这个放里面,铺一层草垫子放一层鸡蛋,差不多就能用了。”

燕二河已经抓到了商机:“那我不就能拿这个贩鸡蛋了?有了这个,我骑自行车挨村去收鸡蛋,收完了去县里卖,肯定能赚钱。”

燕长青呵呵:“这才能赚几个钱?费那功夫干啥?李明发不是挺能干的,这个介绍给他干。还有咱们村的,就和咱们关系好的那几家,像二娃铁蛋他们家,给他们说说,爱干就去干,不爱干拉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