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优势在我(2 / 2)

明郑1652 胜者即正义 1079 字 2023-09-20

而肇庆,罗定州,高州,雷州,廉州等地常年作为广东的粮草输出地,已经收复肇庆,驱逐清军主力的李定国自然也把目光投向了这些地方,广州一时半会拿不下,也围不住,但他却可以像郑成功一样,先保证大军的后方无碍,获得稳定的粮草基地。

这些地方只有少数绿营军驻守,战斗力不强,而且大部分都是李成栋的旧部,马宝可以招揽。其实也并不用招揽,这些人发现尚可喜撤出肇庆之后,几乎都主动反正,献城投降了,李定国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了粤西南的四府之地。

当然,除了粮草的考虑之外,麾下两员大将被尚可喜阻击在三水之后,李定国也担心大军持续作战,疲惫不堪所造成的战力下降问题。

他当初并没有做充足的准备就贸然东征,完完全全低估了尚耿二藩的实力,以为会和当初对付孔有德一样顺利,如今正在为这样的轻视付出代价,麾下老兵损失颇大。

更重要的是,郑成功击败了耿继茂,而他却没能击败尚可喜,这深深刺激了李定国,甚至让他陷入了反思,并开始从两军的各方面对比中寻找原因。

另一边,郑成功的水师在稳定了增城,南海卫一带的局势之后,又重新返回了珠江口,开始联合陈奇策,邓耀等抗清义军接应李定国的东征军前锋,尚可喜在李军主力撤退之后,便领着主力退回了广州,三水县内的留守清军在明军的水陆大军威胁下只能弃城而逃。

不过,郑成功和李定国此时都只是派出了前锋,逐步收复广州城附近的州县,主力大军仍在肇庆和惠州休整,并没有进一步的行动。

正和李定国短时间内无力东进,将重心放在了稳固粤西南五府一样,郑成功此时的重心也在巩固潮惠二府的治理,他们都打算等到大军完成休整之后,再以主力合围广州城。当然,最好就是尚可喜和耿继茂直接撤军,丢下一座空城给他们。

而且,相比于真正的围城主力李定国大军兴复的粤西南五府,郑成功大军兴复的潮惠二府的治理还要更简单一些。

一来是李定国在两广缺少影响力,唯一能倚仗的就是永历的名号,因此也只能依靠部分归附的豪强土着,桂西,粤西都有大量土司盗匪的半自治区域。而郑成功除了永历的名号之外,郑家在潮惠二府的影响力十分大,还能给他们提供商业利益以换取其他利益的让渡。

二来嘛,李定国并没有一套庞大且成熟的官僚班子,也因为要和孙可望对抗,获取文官支持,一直不对地方乡绅大户开刀,很难充分发掘这些地方的战争潜力。而郑成功则是早就笼络了一大批明廷的优质官员和儒生,再加上郑家的班底,手下官员将领其实还太多了,如今正好可以充分任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