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 南迁迫在眉睫(2 / 2)

“请驾南迁,他愿意随太子先行,前往南京!”

崇祯看了这道奏疏也没有生气,更不会去给陈新甲道歉。

也懒得去追究他是怎么听到李建泰为国捐躯的流言去了。

他只是在思考南迁这件事。

其实朱由检心中也是早有这种想法的,特别是清军屡次入塞劫掠,贺今朝又在山西虎视眈眈。

因为按照目前的形势,他待在京师,根本就没有多少回旋的余地。

特别是听到杨嗣昌说南方藩王等人有很多钱财,商业发达,若是能够收上商税来,定然能够扭转乾坤,徐图恢复北京。

在北京是个死,在南京就是个生。

朱由检鉴于内外交困,曾与内阁首辅周延儒秘密商议“南迁”,并叮嘱他不得向外泄露。

可大明的皇宫都成筛子了,哪有什么秘密可言?

就连崇祯在哪个嫔妃床上多少时间都有记录且被传出去的。

所以此番不知通过什么途径,如此机密就恰巧传到了懿安皇后(天启皇后张氏)那里。

懿安皇后对周后(崇祯皇后周氏)表示坚决反对之意。

她说这是周延儒误皇叔,宗庙陵寝在此,迁往何处?

周后把这些话转告崇祯,引起朱由检大怒,立即追查向内宫透漏消息的人。

可由于懿安皇后守口如瓶,朱由检根本查不出个所以然。

毕竟嫂嫂又不是跟小叔子是一条心的,二人之间始终是有隔阂所在。

但崇祯对懿安皇后极为尊敬,视若自己的母后。

此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可直接就流露出,崇祯对保住北京缺乏信心的内心秘密。

这么多年,大明的江山越来越不稳固,他完全没了刚登基时候那种自信了。

鉴于北京已危在旦夕,特别是锤匪要兵分三路进攻京师的谣言,传的满天飞。

大臣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南迁”。

崇祯在德政殿召见李明睿询问御寇急务。

李明睿请皇帝屏去左右,趋近御桉,与他展开一场关于南迁的密谈。

崇祯则是出声让人走开。

“臣蒙陛下召,路上听闻贼势颇大,今贼子近逼畿甸,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陛下不立即下定决心,非要拖沓犹豫,怕是不妥。

当今天下惟有南迁可缓大明目前之急,徐图征剿之功。”

崇祯因为有上次南迁之议的教训,十分谨慎地回答。

“此事重大,未可轻言,亦未知天意如何?”

李明睿则是极力鼓舞道:“陛下,天命微密,全在人事,人定胜天!

陛下此举正合天意,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更何况大明大势,已至此步,岂能因循守旧?

若是陛下不速速决断,日后定有噬脐之忧啊!

更何况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陛下可有内断之圣心,外度之时势,不可一刻迟延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