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玉虽然占据了襄阳,但是手里也没有多少存粮啊!
贺今朝厉兵秣马三年,做了一个局,让明清之间长久的相互厮杀。
如今南下湖广,一个是为了找机会歼灭官军的有生力量,扩大战果,为推翻大明创造条件。
大明主要用于镇压起义军的军事力量,只剩下侯恂以及占据襄阳的左良玉,侯恂因为战败被罢官,逃到扬州躲避,然后又被崇祯个下令抓紧诏狱去。
现在接替侯恂的是吴牲作为督师,手底下有左梦庚、牛成虎、郑嘉栋、高杰等队伍。
如何吴牲需要去对付盘踞在河南的李自成,双方在河南地界发生几次战事。
无论是李自成还是官军都需要修整,无法在短时间内补充兵员、马匹、器械、粮饷,不会离开河南。
河南连年灾荒,在粮食等物力上无法供应李自成、罗汝才和革、左五营庞大队伍的需要。
湖广是盛产粮食的地方,当时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贺今朝要夺取湖广为垫脚,不在偏安一隅,除了打击大明的统治,还要遏制李自成等人的实力。
逼迫他们进入河北、山东等地界继续与明军对抗纠缠。
何况就地理环境来说,湖广是四通八达之地。
先取湖广,对于后面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锤匪还在行进,但是贺今朝称王的消息,却是通过山西巡抚许鼎臣直接送到了京师里面。
毕竟这件事他也是知道的。
雁门关外自是有人通传此事,而贺今朝也占据了大同府的数个县城。
消息往来打探,许鼎臣还是有一手的。
大同副总兵姜襄,再一次被许鼎臣给叫来,商议大事。
“姜总兵,锤匪势大,贺今朝又称王,洪总督率领十几万大军在关外与清军对峙。”
许鼎臣面色漏出愁苦之色:“以你我二人的实力,怕是顶不住锤匪的攻势。”
姜襄心中一动,但是没有那么容易上当。
这些个文官多是喜欢容易诈旁人的话。
许鼎臣在山西坚持这么久都不通锤,足以见识他对大明的忠诚。
“许巡抚,此事我也不是很清楚。”姜襄则是一脸愁苦的道:
“那贺今朝占据了大同数个县城,我一直想要拿回来,奈何实力不济,一直都在等着朝廷的增援。
但是朝廷就不往咱们这里派兵镇压锤匪,我也没办法。”
有心无力是二人共同的“心愿”。
许鼎臣也深以为然的颔首,他一直上书朝廷,无论是兵部还是皇帝都不怎么关注山西。
就算失败了几次,以及联合围剿山西到后面成了各自为战,但让一个反贼长久的在某地站稳脚跟,真不是他想要养寇自重,而是朝廷的置之不理才造成今日的局面。
贺今朝如今又自称秦王,妥妥的想要推翻大明。
许鼎臣打量着姜襄:“姜总兵,我听闻你的父兄皆是投降了锤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