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格奥尔吉耶维奇·捷卡诺佐夫被派往立陶宛监督傀儡政府立陶宛人民政府(英语:People'sGovernmentofLithuania)与人民议会(英语:People'sSeimas)成立与选举,7月21日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并于8月3日加入苏联,随后立陶宛被快速的苏维埃化(英语:SovietizationoftheBalticstates),除立陶宛共产党外的政党与许多组织都被宣布非法,约12000人被逮捕后送往古拉格关押,大量私人财产被充公,货币也改为苏联卢布,粮税大幅上升,立陶宛军队则被改编为苏联红军第29步兵军(英语:29thRifleCorps)。1941年6月14日至18日(纳粹德国进攻前一周)有约17000名立陶宛人被流放至西伯利亚,其中许多因不人道的环境而死亡,史称六月遣送。6月22日纳粹德国进攻苏联,立陶宛行动前线(英语:LithuanianActivistFront)发动六月起义,建立临时政府,但德国北方集团军占领立陶宛(英语:GermanoccupationofLithuaniaduringWorldWarII)后临时政府即瓦解,立陶宛被并入德国的奥斯兰总督辖区。
纳粹德国在立陶宛展开犹太人大屠杀,将犹太人送往集中营中屠杀,6月25日阿尔吉尔达斯·克利马蒂斯即在党卫军监督下发起了考纳斯反犹骚乱,杀害大量犹太人,1941年12月已有超过12万名立陶宛犹太人遇害,纳粹占领期间共有91%至95%的犹太人被屠杀,其中近十万人死于波纳里大屠杀。许多立陶宛人冒生命危险保护犹太人,截至2018年1月以色列政府已向893名立陶宛人颁授国际义人;但也有约13000名立陶宛人加入了立陶宛辅助警察营(英语:LithuanianAuxiliaryPoliceBattalions),其中许多与纳粹党卫队别动支队(英语:Einsatzkommando)一起屠杀犹太人,另外也有立陶宛安全警察与党卫军和纳粹安全警察合作,镇压犹太人、波兰反抗军与地下共产党。
二战对立陶宛的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据苏联方面记载,德国占领期间至少有21个村庄被摧毁,56个发电站在德军撤退时停止了工作,1140多座桥梁被毁,工业区和基础设施的严重损毁使得本就疲弱的经济雪上加霜。
苏联重新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