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 / 1)

(眼见这么多人反对,虽然朱棣也明白现如今大明的确是被内耗的问题所困扰着,但他仍旧忍不住勃然大怒。砰!朱棣猛地拍了一下座下龙椅的扶手,力量之大竟然发出了沉闷的声音。道理都懂,不仅朱棣懂,朱瞻垶懂,所有人都懂,但在懂道理还得拿出解决办法的时候,很多人就做不到了。这事儿就是个死结,刘家商队在外被人欺辱,甚至还丢了性命,而且还不是一个两个人,是一千多人!山高路远,大明能怎么办?不计后果的出兵?别闹了,到时候怕是还没开打,大明的国库就空个差不多了。置之不理?那肯定也不行,别说是一向被周围国家尊为天朝上国的明朝了,就算是一个弱小的国家也不可能对自己的百姓遭遇如此对待而置之不理的。若是真的置之不理,那大明的人心就散了,而且再也聚不起来了。得打,但又不能打,这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看着老爷子大动肝火的样子,朱瞻垶赶忙开口。再怎么说老爷子今年也是朝着花甲之龄迈进的老人了,大动肝火显然是对身体不好,万一要是气坏了身子那就不好了。朱棣轻轻地缓了一口气,重新坐回了龙椅之上。朱棣多少有些失了理智了,这一点从他对大孙子的称呼上就能看得出来。一般来说,在正式场合朱棣很少称呼朱瞻垶为垶儿,大多都是太孙。看书溂但是今天,在这朝会上,朱棣竟然这么称呼朱瞻垶。没什么毛病,但不太合适。听到朱瞻垶这么说,不仅朱棣冷静下来了,就连夏原吉等官员也冷静下来了。其实不管是朱棣还是夏原吉等人都没错,他们都是从大明的角度出发的,只不过这个角度也有差异。朱棣是一向强硬惯了,再加上这些年大明无论是对草原、奴儿干都司、安南、关西七卫以及倭国都是大优势战胜,这就让他的思维呈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僵化。而夏原吉等官员习惯了从民生、国库等基础方面去看待问题,遇到事情的时候第一反应也是从这个出发点出发,自然就会跟强硬惯了的朱棣形成对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他们不明白吗?他们都明白,也都想到了,但就是习惯成自然了。虽然知道大孙子说的没错,但朱棣依旧皱起了眉头。朱棣虽然一向不喜商人,尤其是在晋商和东南海商的事情之后,但正如他所说的,商人也是大明的子民,商业也是大明百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己针对可以,但是外人要想欺负那是肯定不行的。眼见老爷子的思维拐进了岔道,朱瞻垶赶忙开口解释。看书喇朱棣眼珠一转,立马就明白了自家大孙子的想法。朱瞻垶露出了成竹在胸的笑容:夏原吉再次开口。能登临朝堂的人没有傻子,更别说是夏原吉这种人了,话都说到这里他哪能不知道朱瞻垶在想什么?用商人刺探情报,这样一来不仅不会消耗大明的国力,反而还会因为通商使得大明国力有所增加。其次,这样做能够给到大明一定的休养生息的时间,虽然很可能不够,但打有准备之仗总是能多出几分胜算的。最后,这算是一则阳谋了,既告诉了百姓们朝廷已经开始采取措施了,也明着让东察合台等国家为大明出力。哪怕他们知道了也不得不认了,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制止他们的商人帮助大明刺探情报。至于大明的商人则无须担心,现如今刘家在商业上可以说是一家独大了,这早就让很多商人有所不满,但因为有朱瞻垶撑腰,他们也没什么办法。人心就是这样,哪怕刘家基本不涉及像丝绸、茶叶和瓷器等很多领域,但很多人就是看到别人壮大就心里不爽。现如今朝廷开放通商,他们就有了壮大自身的渠道,这是他们乐于见到的。朱瞻垶并没有因为夏原吉等人的马屁而自满。朱棣闻言一拍龙椅,将目光投向了下面站着的夏原吉。夏原吉和蹇义同时应声。夏原吉是户部尚书,民生、钱粮方面的事情都归他管,蹇义则是吏部尚书,官员的事情都归他管,两者同时上场,效果肯定是好的。一个负责联络和稳定商人,一个负责沟通沿途商路和边关的官员,能让这件事尽快尽好地落实下去。纨纨纨纨纨绔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第504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免费阅读.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