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烈传记之朱执信传
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编印
一,家庭教育的影响
朱执信,原名大符,民国纪元前二十七年(光绪十一年,西历一八八五年)九月五日生于广东番禺县。他的先世本是浙江萧山人,因游宦来居广东。父亲棣垞先生,是一个学问渊博的儒者,研究古代刑名之学,募习桐城派古文,都很有功夫,而于诗词和隶书,尤有独得。常自评其时说:“清面薄似僧厨之粥,挺而弱似盆山之竹,黝而削如羸夫之肉,莹而确如碔砆之玉。”可见其自许。母亲是同邑名儒汪榖庵先生的女,棣垞先生曾从汪先生学,因其才为所爱重,纔把女嫁给他的。
棣垞先生性情狷介,不随俗浮沉,平常欢喜弹琴以自消遣。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时,重其才名,聘入幕府,惟不甚加尊敬,他大怒,作书责其无礼,拂袖而去。执信的家世素清贫,父亲死时,仅余琴几张,图书法帖几千卷,此外别无他物,但遗留给他的精神上的遗产,却是很丰富的。他曾写信给他的兄弟说:“先人初无他贻,惟此耿介之性,实赋诸我,傥覼颜苟活,岂不有忝于祖?”从这里可看出家庭教育给他的影响。
二,天才的数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