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9 打一场再说(1 / 1)

(因为事关重大,朝廷的信使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赶往薛延陀,千里距离一来一回只用了半个月。信使带回了两个消息:第一个消息是:契必何力是被裹挟反叛的,为了表示对朝廷的忠心,他割下了自己的一个耳朵。听到这个消息,之前所有对他的谩骂之词都变成了夸奖。异族将领官吏们则扬眉吐气,阿史那结社率只是个例,契必何力才是我们这个群体的代表。李世民也是感动的当众落泪,并发誓一定要把契必何力要回来。第二个消息则让大唐君臣都义愤填膺:夷男见无法劝降契必何力,就以他为人质求娶大唐公主。“景恪,事情全都被你给猜中了。”李世民欣赏的道。陈景恪反倒是没有居功:“此事其实并不难猜,只是诸位因为种种顾虑不愿意说罢了。”在座的不少人嘴角都浮起笑容,其实这个结果也在他们的猜测之中。可是谁都不敢赌那万一的可能,没人想当司马迁,所有这个推测也只是被藏在心里没往外说。李世民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也没有在多说什么,转而道:“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契必将军解救出来。现在列国都在关注此事,若不能妥善处置,恐会成为笑柄。”群臣再次沉默,不是他们没办法,而是不敢说。处理此事的办法不外乎两种:一答应和亲,可这么做的就相当于承认了薛延陀在漠北的统治权。养虎为患,谁都不想当这个历史罪人。最关键的是,一群将领虎视眈眈,想立功想的眼珠子都绿了。谁敢提和亲,他们就敢和谁拼命。不和亲就只能打,可是契必何力还在别人手里,万一夷男把人杀了怎么办?一旦这种事情发生了,谁提议打的,谁一样要担责任。现在的情况就是,大唐必须要安全的把契必何力救出来,否则一样会落面子。连如此忠臣都保不住,以后谁还敢给你卖命?尤其是那一大群异族的降臣降将,可都等着朝廷的态度呢。陈景恪是最不耐烦搞这些心机算计的,所以直接说道:“这有什么好犹豫的,打。”李世民摇摇头道:“打简单,可是契必将军还在薛延陀手里,我们投鼠忌器啊。”陈景恪说道:“不是说了吗,告诉夷男,敢害了契必将军的性命,就灭他全族。”“而且这一仗我们也必须打,否则以后列国纷纷效彷怎么办?”魏征终于开口,道:“我亦赞同真人此言,薛延陀敢收留大唐的逆贼,还以忠臣为质强求公主,此举无异于公开反叛大唐。”“若我们不能给予迎头痛击,唯恐列国效彷,真到那一天就晚了。”“所以这一仗我们必须要打,要让所有人都看到我大唐的态度,警示后来者。”自从打完吐谷浑就退居二线,久不过问朝政的李靖也终于开口道:“薛延陀事实上统治漠北十余年,控弦之士二十余万,有当年东突厥半数实力。”“夷男的野心也随之膨胀,他想当真正的草原之主,想和大唐平起平坐。”“若我大唐同意其和亲之举,不用十年草原将不复为中原所有矣。”李世民见他开口心下就是一喜,连忙问道:“卫国公可有良策?”李靖说道:“我同意陈真人的意见,这一仗必须要打。”“但为了契必将军的安危,必须要控制好战争的烈度。”“既要打痛他,又不能把夷男给逼急了,行破釜沉舟之举。”李世民深以为然,其实这也是他的态度,打是必须的,问题就在于打到什么程度。其实就算没有这件事情,大唐也会和薛延陀开战,甚至已经做好了灭其国的准备。只是有了这件事情,不得不改变计划,改为打痛他。所以说,夷男阴差阳错之下,反而救了自己一命。对于这个新计划,军方自然也是同意的。别管能不能灭国了,先有仗打再说。现在的问题就是,派谁去打这一仗。能打赢薛延陀的将领很多,可是能把战争烈度控制的恰到好处的,要很不容易了。李世民沉吟了一番,对李靖道:“卫国公可肯挂帅?”李靖摇摇头道:“臣虽有此心,然以垂垂老矣恐不能在经历草原的风霜了。”李世民其实也只是象征性的问一下,并没有真的出动他,闻言也就没有再说什么。扫视了一圈,目光最终停留在李绩身上:“懋功,此行就有你去吧。”李绩起身道:“喏,臣必不负圣人之托。”其后又任命侯君集、阿史那社尔为副将,又从各军后抽调将领七八人随行。然后抽调十三个折冲府共计一万五千人前往草原。与此同时,大唐的使者再一次出发前往薛延陀,传达了天可汗大唐圣人李世民的旨意。要么交出叛贼并把契必何力送回,要么战场上见真章。若敢伤害契必将军的家人,就以夷男三名族人偿命,若伤害契必将军则以夷男全族陪葬。听到这个消息,薛延陀大部分人都义愤填膺,纷纷要求杀了使者和契必何力全家。这些人多是近十年崛起的年轻一辈,没有经历过十多年前唐灭东突厥之战。对于大唐的战斗力了解不深。还有少部分人则忧心忡忡,大唐太强最好别招惹。就算真要打这一仗,也别把事情做绝,等战争结束再处置契必何力也不迟。潜在意思就是,如果我们答应了一切好说,如果打输了还有个谈判的筹码。这些多是老人,甚至很多作为附从军参加过灭东突厥之战,他们比谁都清楚唐军战斗力的恐惧。唐军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句话的背后可是无数实打实的战绩,否则怎么可能会传播的那么广。唐军作战向来以一当十,十比一那就是势均力敌,五比一就是优势,一比一就是虐菜。夷男也没想到,大唐竟然会采取如此暴烈的做法,心中隐隐有些后悔。不过他也是一世雄主,很快把这些负面情绪驱赶出去,内心深处隐隐有些兴奋感。他经历过东突厥颉利可汗的统治,后来带头反对颉利加入大唐阵营,一步步把薛延陀发展成现在的漠北之主。但漠北已经装不下他的野心,他想要更多。漠南就是他战略目标的下一步,如此他就可以坐拥整个草原大漠,成为第二个东突厥。可是他很清楚,想要做到这一步就必须和唐军做一场。赢了才有后续,输了失去一切,所以之前他一直小心翼翼。现在有了契必何力在手,反而可以尝试一下,就算打输了也能以他为筹码进行谈判。啥?你说用一名将领作为人质就能要写整个大唐?这不是瞎说吗。但夷男相信李世民,撇开离场而言,他对李世民是非常欣赏兼信任的。这个人是不会放弃忠于他的大臣的。更何况气氛已经烘托到这个程度,就算是为了面子,也要把契必何力给救回去。那就打一场吧,他兴奋的想道。之后他就一锤定音,打。“但是战场不能放在漠北,这样对我薛延陀的百姓影响太大。”“我们主动出击跨过缓冲地带进入漠南,把战场放在突厥人的地界。”“如果我们打赢了,还可以顺势拿下定襄城,完成漠北和漠南的一统。”“我们要在唐军到来之前,在漠南拿下一块要地,以此为据点和唐军作战。”闻听此言,薛延陀诸部兴奋的嗷嗷直叫。之后夷男调兵遣将,抽调了七万大军准备南下漠南。另一边,东突厥人也知道大唐和薛延陀要开战了,李思摩这个可汗第一件事情就是收拾细软准备跑路。他不光自己收拾,还让直属自己的部族收拾。他的手下不解,道:“可汗,如果我们逃走,恐惹天可汗不喜啊。”李思摩道:“你不懂,草原荒漠环境恶劣,我之前就不愿意让部族过来受苦,只是天可汗有命我不得不从。”“现在这就是个好机会,借着躲避薛延陀,把部族迁徙到黄河以南。”“等到战事结束,我就去长安哭诉,哀求天可汗让我们留在黄河以南。”那名手下恍然大悟,佩服的道:“可汗高明。”李思摩却没有高兴,而是严肃的道:“光靠哭诉是没用的,还要有功劳。”“所以只有百姓能撤走,空弦之士全部留下协同作战。”“能不能让我们的族人留在黄河以南,就看大家作战够不够勇敢了。”众部下肃然领命,道:“请可汗放心,属下等必拼死一战。”李思摩很是欣慰。这时,又有人迟疑的道:“要不要通知其他部族?”李思摩没有回答,反而是另外一个人说了一句话:“天可汗不可能让所有部族都留在漠南。”潜在意思大家都懂,都过去最后可能一起回来。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想顾好自己再说吧。李思摩没有回答,其实也是这个意思。他这个东突厥可汗是李世民任命的,并不被各部认可。原因很简单,他金发碧眼长的和胡人一模一样,在一群黑发黑眼的人中间太过于另类。当年就有人怀疑过,是不是他母亲和胡人偷情生下的他。只是没有任何证据,谁也不好下结论。但是他爹对他很不待见,根本就没有给他任何权力,只是让他当了个管理后勤的文官。后来他爹死了,才根据草原规矩给他分了一个部族,他才正式拥有了自己的直属部族。但即便如此,在东突厥体系里他也是边缘人物。也因此,他是最早归附李唐的,还被封为怀化郡王。不过他也配得上这个爵位,为大唐立下了赫赫功绩。属于那种心里很有逼数,打仗真敢拼死上的人。去年李世民把东突厥余部迁徙到漠南,就任命他当了突厥可汗。只是其他各部对他依然很不待见,他这个可汗说话都不够响亮。也正是因此,关键时刻他也只需要考虑直属自己的部族,其他部族爱咋咋滴去吧。就算他们全死光了,自己往长安一住那也是地位尊崇的怀化郡王。不过李思摩毕竟不是这种小人,在关键时刻还是通知了其他各部,让他们提防薛延陀的突袭。此举确实挽救了不少任命。而在漠南漠北的缓冲地带,看着空空荡荡的集市,回想之前这里的热闹,李孝逸气的直跳脚。“我的心血啊,可恶的薛延陀,我必灭之。”王方翼失笑道:“这一仗是必然的,这个集市肯定要撤离,你应该早有心理准备才是。”李孝逸说道:“有准备是有准备,但该难受还是难受啊,这种感觉你不懂。”王方翼说道:“行了,别墨迹了,咱们也该行动了。”李孝逸点点头,纵身上马道:“没想到效彷卫国公的机会这么快就来了。”王方翼点点头,问道:“消息可靠吗?”李孝逸说道:“可靠,我专门跑到定襄城,拦截住了两波使节,从他们那里问清楚了薛延陀王帐和契必将军关押的位置。”“引路的向导也找到了,都是经常往来漠北的商人,对那边的地形很熟悉。”王方翼欣喜的道:“那就好,咱们这个榷场没有白开,若此事能成你我封侯拜相不在话下。”是的,他们搞榷场可不是为了赚钱,或者说赚钱只是附带的。真正的作用是通过榷场打探薛延陀的消息。数个月的时间,足够他们把薛延陀的情况摸的一清二楚。非但如此,还收买了许多薛延陀人当带路党。这一切都是为了这一天做准备。霍去病千里奔袭,卫国公夜袭颉利王帐。今天我王方翼、李孝逸就要率千骑突袭薛延陀王帐,解救大唐忠臣契必将军。不过王方翼的顾虑要更多一点,问道:“英国公会同意我们的计划吗?”李孝逸笑道:“你担心这个做什么,当初圣人可是给了我们自专之劝的。”王方翼迟疑道:“可这个自专之劝是在上个驻地给的,现在形式不同了啊。”李孝逸道:“问题是,圣人也没把这个全力收回去啊,不是吗?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放心不会有事的。”然后他压低声音道:“告诉你一个绝密消息,太子殿下也来前线了。有他在,你担心什么。”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