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拓寺,始建于大晋元年,见证了幽州的崛起。此时此刻,住持正立于山峰之巅,俯瞰这片幽州大地。几片乌云带着狂风从北方压来,吹得住持衣诀翩飞。“山雨欲来风满楼……”住持喃喃一声,像是看到了什么一样,面色微微一变。他带着一众僧侣将百姓们供奉的香火钱取出,随即匆匆离开潭拓寺。……作为大晋边境,幽州常年要受到胡人侵扰。今年也不例外。看着满目疮痍的幽州,霍去病十分心急。“主公,幽州刺史和当地世家,为何不派兵驱逐鞑虏?”他带着谢远躲回山庄,忍不住问。“他们自顾不暇,怎么会管百姓生死。”谢远看了一眼山下被胡人欺凌的百姓,蹙了蹙眉,“去病,将山庄开着,你下山去把附近逃难的百姓都接过来避一避。仔细些胡人,他们都是带着家伙的。”“主公有那么多钱,也不见你招兵买马。”霍去病撇撇嘴,快速离开。谢远笑。在盛世,招兵买马是要治谋逆罪的。但是在乱世,只要你有实力,你招兵百万都没人管。他现在,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谢家子。至于招兵的事儿嘛……有人会替他办的。傍晚,天空下起大雨。霍去病带着一帮百姓过来了。然后就看到一群僧侣,还有几千士兵立在山庄里头。霍去病:“???”他瞬间警觉,一下子站到谢远身侧,目光如炬地盯着那些站在前面的僧侣。百姓们面面相觑。“去病,不必惊乱。住持是来给我送兵马的。”谢远拍了拍霍去病的肩膀。霍去病:“???”不是,他就出去了半天,发生了什么?【叮!募兵卡已成功使用~】听着脑海传来的机械音,谢远眼中滑过一抹精光。之前的奖励中,除了一堆兵法古籍,金银财宝之外,还有很多只能存放在空间里的策卡。他一直不明白这些策卡的用途,直到前不久系统完成了一次升级——他才知道了策卡的使用方法。策卡共分谋略与名臣两种。使用前者,诸如历史中各种名臣献上的“独尊儒术”“推恩令”“合纵连横”之术,都可由手下门客去完成。使用后者,便似霍去病,他所招揽的门客,都是历史名人。不过这些都只能用一次,所以得选在恰当的时机。在胡人南下的第一天,他用了募兵卡。这便是他不担心兵马的原因。“老衲夜观天象,只觉幽州有变,而寒门将有能扶社稷者世于众。故老衲特募兵马五千,前来赠与公子。”住持对着谢远微微俯首。此话一出,在场之人无不闻之色变。乱世中,百姓们信仰佛道二教。僧人一句箴言于他们而论,是胜过无数名儒的。方才,这位主持说寒门要出扶社稷的人,却送给谢远兵马——换句话说,他岂不是前途无量?那若是为他介绍一些有才能的门客,日后等他成长起来,自己一家老小,岂不是也能得到他的照拂?于是不日之后,打退鞑虏的谢远就有了一批自愿投奔追随的门客。当然这都是后话了。住持并未留宿,谢远便给了他千贯香火钱。目送僧侣身披蓑衣远去,谢远与霍去病登上山庄小楼,眺望山下幽州。“去病,我有步兵五千,你可愿领兵,替这幽州百姓驱逐鞑虏?”谢远温声问。“愿!”霍去病重重点头。他早就看不惯这帮子蛮人了。“好,那你我这般……”听到谢远要驱赶蛮人,附近逃难的壮丁纷纷投奔,自愿从军。看到他们拿着柴火竹棍做武器,谢远静默了一会儿,从山庄小阁楼里搬出数千件刀枪。壮丁们:“!!”霍去病:“??”主公这些东西都是从哪来的。分发武器时,霍去病忍不住问了一嘴。“老天爷给的。”谢远一本正经地开口。霍去病:“……”你看我像傻子吗。知道谢远不想多说,霍去病便不再过问,在翌日丑时便带着数千兵马,按照谢远既定的路线离开。而小谢同志,则背上一把古琴,戴上蓑笠,骑着一匹小毛驴,悠哉悠哉下了山。至于为什么不骑马……马太高了,他骑不来。……天阴沉沉的,还落着雨。但这并不妨碍胡人们抢东西的好心情。有了这批物资,他们过冬就不用愁啦。幽州抢的差不多了,两万胡人便聚集在最后一座城下。城如之前他们所路经的那些个一样,死沉沉的安静。随着胡人将领的一个眼神,两个小兵御马上前,推开厚重的大门。大门之后的街道中间,盘膝坐着一个身披蓑笠的少年。可不是谢远么。谢远双膝置琴,仿佛未曾看到他们一般,开始独自抚琴。胡人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中原人在弄什么名堂。这小子泰然自若,面对万千将士一点都不带怕的。难道……城里设了埋伏?两个将领交换了一个眼神,准备一探究竟。天空落下一声闷雷,让他们俱是心头一跳。“这里怕是有埋伏,我们抢的东西也差不多了,不如撤吧。大汗交代过,不能折损太多将士。”“好。”他们用东胡话商议了一番,调头离开。那边,抚琴的小谢同志,表面淡定,实则慌得一批。是的,他同老天打了个赌,借用先人的智谋,打算和这些蛮人搏个心理战。目前看来,他似乎是赌赢了。一曲落,雨势倏地变大。小谢同志起身,抱着琴抹了一把脸。“空城计成,接下来,便要看去病了。”他喃喃。……蛮人打道回府回了一半,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情。这里的官兵和世家私兵见到他们就跑的,幽州根本无人看守——也就是说,那小子根本是在虚张声势啊。意识到自己被一个黄毛小子当驴给耍了,两个将领的脸顿时气成了猪肝色。他们立刻扭头,打算活捉谢远,把他大卸八块祭天。殊不知,霍去病早便率人候在了他们回那城的必经之路上。 , )
第3章 他岂不是前途无量?(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