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永康帝就惨了。他从王太宰手里的傀儡,变成了桓太尉手里的傀儡。哦,不对,如今桓风已经自封为太宰了。桓风掌控朝政大权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压侨姓世族的文官势力——武官势力已经被他全部掌控,他根本不需要操心了,接下来要管的就是文官势力。想要打压这些侨姓世族,唯一的办法就是更加大力扶持寒门子弟和吴姓世族的子弟。但是在武官被他全部换掉之后,侨姓世族就发了威,想尽各种办法不让他碰文官,更有陈郡谢氏与琅琊王氏联合对抗自己,对抗谯国桓氏,所以桓风很是头疼。再加上北伐连连失利,而大魏更是常常率军攻打大晋北疆,桓风再内忧外患中便这么生生气出了病来。心腹请来太医给桓风看病,太医语重心长地劝解桓风:“太宰此番忧心成疾,急火攻心,怕是要落下病根了。”桓风坐在床榻上一言不发。等到太医开了药离开,他老老实实吃了几天药,随后再次去了一趟扬州。当桓风来到扬州寿春时,时间已经腊月八日。这里飘起了鹅毛大雪,雪色覆盖整片江南,一片银装素裹的分外美丽。刺史府邸前,两个看门童正在扫门前积雪,察觉到有人到来,遂抬头看了一眼。少年玄衣玉冠,有些苍白的眉眼甚是好看,瞧着也有几分熟悉。门童们想了片刻,忽然想起来,这个人好像是桓家三郎。他如今都是大晋的太宰了诶。两个门童放下扫帚,朝着桓风恭恭敬敬行礼:“草民见过太宰。”“不必多礼,刺史可在府中?”桓风捂拳咳嗽一阵,拢了拢大氅,出口问道。“回太宰,我家主公正在府中,草民这便去通报,还请太宰稍等片刻。”一个门童想了想,继续作揖,随后离开。不多时,谢远便走了出来,看到面色苍白的桓风愣了愣,随后作揖:“太宰。”“都是朋友,图南便不必与我行礼了。”桓风失笑。谢远也跟着笑,遂迎桓风入内。“许久不见,三郎怎的清减了这么多?”长廊尽头的小屋中,谢远搬来两个热乎乎的火炉子,烧起银丝炭给桓风取暖。桓风端着茶盏,苦笑道:“朝事烦身,成日担心北疆将士打不过大魏,如此内忧外患,一口气没上来而已。”“三郎如今手下能人众多,又有心腹帮着处理朝政,大不必如此忧心。”谢远蹙眉。这样忧虑下去,桓风迟早要出大问题的。“那些人远不及图南知我心思,有些聪明的,我想给他们做个文官,文官却都被侨姓世家霸占着动弹不得。”桓风摇头,又苦笑。谢远抿唇。朝廷的事情他略有耳闻。因为桓风换掉了全部的武官,拉满了侨姓世族的仇恨,所以才引来如今的僵局。“其实,也未尝不可打破。”谢远思忖片刻,将他的想法提了出来。桓风听罢,目光一亮,随后感慨:“若图南愿意入朝便好了。”“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谢远微微一笑。桓风愣了愣,明白了谢远的意思,当即面露欣喜之色:“图南此话当真?”“嗯。”“好,你且在此等我!”两个门童看到桓风出门时眼睛亮蹭蹭的,身上的忧郁也一扫而空,不免好奇他和主公谈了什么。但也不敢多问,而是继续扫雪。永康四年,大年初一,两道圣旨降临扬州刺史府。一道圣旨上明确说了,准允谢远升官,考虑其功绩甚佳,遂拜为司徒,着即刻入朝。另一道圣旨,则是升崔珩为新任扬州刺史。当两道圣旨颁布下来的时候,众人除了震惊,便是好奇桓风怎么说服那些侨姓世族,给了谢远三公之位的。 , )
第109章 拜为三公(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