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台拖拉机,都是去年乱石谷还没有开始灌水时采购回来的。
不是农牧场早已拥有的大力神。
毕竟地久这么点,用大力神那大家伙,真是有点大材小用。
前面已经下地干活的拖拉机,到不是挖掘地里的土豆。
第一台拖拉机的工作内容,就是把地里的土豆藤,全部清理掉。
挖掘土豆的事,交给第二台拖拉机来。
当第一台拖拉机清理完一垄种植这土豆的垄土后,第二台拖拉机,拖拽着一台挖掘土豆的设备,开始挖掘土地了。
这台挖掘土豆的设备,是一台有着两米多长,高度为一米的土豆挖掘设备。
他的前端直接插入土里,随着拖拉机的拖拽,前段插入土里的筛网,把地里的土豆全部从垄土里起了出来。
这些从地里被起出来的土豆,从下而上,在有着两指宽缝隙的筛网上滚动。
随着土豆被传送的滚动到设备尾部时。所有泥土,包括一些残留的土豆藤,已经全部通过缝隙掉落到地上了,剩下的全是带着一点点泥土的土豆。
在设备的尾部,有两名农牧场工人,正拿着专门用来装土豆的网状口袋,装着这些被设备简单清理过的土豆。
一袋子装满了往边上一挪,一人继续拿准备好的接着,另外一人手持这封口的设备,直接把装着土豆的口袋给封好。
然后直接就是一脚,把这一代装好的土豆,直接推到地里。
车速不快,高度也不是太高,也不怕推到地里的土豆摔坏之类。
半个小时之后,第一台拖拉机清理完地里的土豆藤之后,回到起点,在车尾挂上一副小拖斗,然后带着两人,再次回到地里。
尾随这第二辆拖拉机后边,把装好的一袋袋土豆,由人从地上抬到拖斗里装着。
整片一亩地清理完毕,耗时接近一个小时。
速度说不上快,比国外那些大型设备慢了不知道多少倍。
不过比起人工,那也是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最后一行人,两台拖拉机,托运着一袋袋挖掘出来的土豆,回到了宿舍区。
为了统计精准,这些土豆没有选择通过筒仓那边的大型地磅,来一次性来称重。
而是在宿舍区,用两百公斤电子秤,几袋几袋的称重。
这一袋装好的土豆,大概在七十斤左右。
所以一次称五袋是没问题的。
不慌不忙的,把一袋袋土豆,分成了十多次称重,最后得到的结果是五千三百五十斤出头,零头就没计算了。
亩产五千三百多斤,这个产量比起网络上,那些种植这种品种的盐碱地的产量,要低上一两千斤。
不过网上的数据到底是实验地的产量,还是农户种植出的产量,这个谁知道呢?
就比如杂交水稻,实验地两千斤,你农民能种出两千斤吗?能有一千五百斤就笑着说从来没有的大丰收了。
以前一直说过,菜这玩意在庆市,比许多地方都要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