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出兵襄樊(1 / 1)

(事不宜迟,当夜费诗与关羽议事之后,第二日回转蜀中。关索得了关羽吩咐,带着关羽私信一同前往。又过了三日,沙摩柯与马良达成共识,带着武陵蛮兵七千人赶来江陵。关兴知道,原本武陵蛮是能出兵万人的,如今只来了七千不是全部兵力。这也很好理解,外出作战总有意外,恐怕沙摩柯留了三千护卫领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整个荆州的物资都在向江陵集结,每时每刻都有车马和军队到来。荆益相隔千里,粮草转运不便,比不上曹军通畅。倘若曹仁打定主意长久对峙,那么己方运粮道的劣势,则会随着时间推迟,被无限扩大。如今荆州为准备粮草,马良已经动员了两个多月,还是差了五万石。这几日,在江陵潘浚、庞林,以及长沙刘氏,襄阳习氏的宣传下。终于荆州各大族,捐献了八万石粮草。补足了差额,比关羽需要的还多了三万石。长沙刘氏是汉室宗亲,心向刘备,一家就捐献了六千石。零陵郡大族,也贡献许多。因为四年前,吕蒙偷袭荆州时,这些人并未抵抗,因而这次关羽下的命令很是严厉。只零陵一郡之地,又承担了三万石。这也让关羽意识到,豪强地主的潜力。这四年,荆州没有战事。各家多年积累,底蕴深厚,规模越大,储存越多。现在还是有近半个荆州的土地掌握在这些地主、豪强手里,他们的财力物力人力,依旧不可小觑。但是对于他们而言,刘备集团毫无疑问是个无法动摇的庞然大物。同时,关羽也是一个他们畏惧的对象,一个想方设法要巴结的统帅。关羽命令下达,这些人争先恐后拿出家族积存的粮食,安排人力物力,运送到赵累指定的各大官方粮仓之中。一时间荆州的各条大道上到处都是运粮车,满当当的粮食袋子里全是鼓鼓的谷物。与运来的粮草相比,各大族出兵的倒是不多。最引人瞩目的还是江陵潘浚与襄阳习氏,族人部曲从军各二百人,已经是家族势力的一半还多。关羽也投桃报李,加封习珍为零陵北部尉,裨将军。但是其余家族贡献不多,多则百人,少则二三十。部曲底子还参差不齐,更有老弱者。这些滥竽充数的,都被关羽遣返,还狠狠惩罚一番。最终在潘浚的引领劝导下,在关羽的威慑下,荆州大族整合起三千人马。这三千人,关羽分给赵累一千做辎重运输保护。剩下两千人,统统划分给廖化带领。廖化也是襄阳本地人,属于大族之列,便于沟通。值得一提的是,赤壁之战后归顺刘备的原袁术手下大将雷绪。感念刘备厚待,此次从跟随自己渡江的部曲中,抽调了两千人给关羽再加上武陵蛮,这一下,荆州北伐的出兵人数就多了一万两千人。总计四万余人,至少在襄樊一线,荆州兵团超越了曹仁兵马。关羽见此,也难得露出喜色。关兴被划分给赵累的前部督,负责押运粮草。这倒不是关羽特殊照顾,而是他麾下新兵众多,和荆州大族的族兵一样,大多负责后勤辎重。关兴麾下精锐只有二十校刀手,新兵到有二百多。刘郃带领着几名吏卒,关兴让刘郃负责军功记录,吏卒则作为亲卫和传令兵。校刀手都安排做了什长,关兴身边也要留些人手应急。习宏这回也升官做了军司马,带领荆州大族的一千人。赵累安排习关兴跟随习宏一起行动,两人是旧识,也很方便。赵累就是主管辎重的主将,对于关兴当然慷慨。关兴带领麾下虽然是步兵,没有骑兵。但是他自己也准备了五匹马,给麾下用作传令。而刘郃没有,关兴则赠送了一匹凉州马。这是刘备赏赐的,刘郃本不想要,奈何关兴坚持,刘郃一阵感动。时间来到了七月二十四日。宜出行,利甲兵。荆州三军集结,准备誓师出征。清晨,关兴一袭崭新黑袍,左腰悬百炼汉剑,右腰铜印黑绶。他身后跟了两人,一个是如今充作自己书吏的刘郃。另一个是关羽给他指定的亲兵,叫做秦英。秦英背负一面盾牌,腰悬佩刀、水壶、干粮袋,双手提着自己的铁戟。铁戟长丈余,是基层军吏标准配备,取刀矛之优势,最是难当。曹操帐下典韦,孙策麾下太史慈莫不如是。秦英的铁戟,关兴也试过,却没有自己用偃月刀方便。校场之上,大军肃穆。从远处看去,飘摇的旗帜下边,尽是着高冠黑衣的荆州文武。为配合出征,诸人皆佩戴长剑,挂在腰上的印绶颜色不一。周仓一身戎装,披甲带剑立於鼓前,亲自以槌击鼓。汉寿亭侯关羽身姿挺拔,气势巍峨。关羽举起手臂,眸光散发出傲视天地的强势。忠义为国!虽千万人,吾往矣。“着关平为前哨,直出章乡、宜城”“领命!”关平决然的气势,冲霄而起,部下纷纷追随。“廖化本部扫平临沮、当阳,宜城汇合!”“赵累后军押送辎重,囤聚荆城,维护粮道。”命令一个个下达,关羽骑乘赤兔神驹,自领中军出城。三万士卒,分成十个方阵,齐声大呼“杀贼,杀贼!”关羽昂首挺胸,意气勃发。“桃园之誓,历历在目。”“吾必助兄长匡扶汉室,扫平乱世!”襄樊大战,徐徐拉开。此次襄樊之战,出战将领计有:中军前将军,汉寿亭侯,假节钺关羽武陵蛮王沙摩柯前锋荡寇将军关平中军牙门将周仓中军主簿、裨将军廖化中军偏将军雷绪后军都督赵累荆州水军校尉胡班军曹从事郭睦黄门侍郎关兴军司马习宏、詹晏、陈凤荆州各处留守诸人有:侍中马良荆州刺史潘浚荆州治中从事庞林零陵太守郝普公安将军王甫武陵从事樊由零陵北部尉,加裨将军习珍。宜都太守樊友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