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新首辅人选(1 / 1)

(在养心殿召见董一奎、麻锦他们,就是要安抚这些武将,现在董一元在宣府任总兵,麻贵在宁夏任总兵。“去年边禁,今年土默特部还有永谢布部就要扣边,朝中这么一摊子事,朕也无力御驾亲征。”“你们看,怎么办好?”他们都已得知午门外发生的事,现在最好万言万当,不如一默。不过皇帝问起来,又不好不答。董一奎说:“陛下,土默特部的俺答病重,他们在争夺顺义王的爵位,不会有太大的动作。”“恩。”朱翊钧点点头:“先守住今年再说,你们在大都督府闲着,也没有差事。”“不过,你们两个对大明有功,都是忠公体国之人。”“大明有功劳就要褒奖,过一阵子消停些,封你们两个伯爵。”董一奎和麻锦跪下,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己有被封爵的一天,就算是皇帝拉拢他们的手段,他们也心甘情愿。“臣叩谢陛下天恩!”“臣叩谢陛下天恩!!”万历皇帝让他们两个起来,又令小四去拿金币。两个盒子里各装着一千金币,这也算收买他们。“到京了,府邸宅院,亲朋好友要走动走动,朕知道你们是清廉之人,这钱你们拿着,不至于手头上拮据。”董一奎和麻锦都不缺钱,不过听万历皇帝的话,心里踏实很多,现在说他们是清廉之人,就是他们已平稳落地,而且还被封伯爵,以后富贵养老就行。……三法司开始审讯张居正,他不开口,还在摆谱,严清他们过来禀报。“圣上,罪犯张居正要见圣上。”朱翊钧摇摇头:“朕不会再见他,证据要收集齐全,辽王妃就在京,还有徐阶送他的白银。”“千万不要牵扯出王大臣案件,这里有戚继光参与,如果把戚继光牵扯进来,李成梁也跑不了,现在李成梁在大同,要是把他逼急了,事情就不好办了。”海瑞他们都知道,这时候不能牵扯到边将,徐阶牵扯的人就足够多。……万历九年,五月初四。在无数百姓的围观下,由都察院左督御史海瑞、刑部尚书严清、大理寺卿舒化监斩。嘉靖年礼部尚书董份、隆庆年大学士内阁首辅徐阶、前任大学士内阁首辅张居正,一同被押解到西市。江溪沙和白莲教的徐鸿儒站在人群中观斩。“犯人徐阶,勾结朋党,侵占田地四十万亩,指示家人残害百姓,依照《大明律》按律当斩!”严清抽出令牌:“行刑!”刽子手控制住徐阶,刑部的官员问:“徐阶,你可有冤屈?”徐阶满头白发,此时他已快到八旬。刽子手手起刀落,鲜血撒了一地。围观的百姓大声叫好,也只有嘉靖年,把内阁首辅夏言砍了,当时夏言就像死猪一样,被抬着到刑场。“狗贪官,死的好!”“砍的好!”周围百姓并不知道徐阶犯什么罪,不过朝廷斩官员,百姓很开心。从这里看出问题,平时百姓惧怕官员,现在官员被斩首,他们心里很爽。“犯人张居正,勾结朋党,御门逼宫,箝制言官,诬蔑亲藩,依照《大明律》按律当斩!”刑部官员问张居正:“犯人张居正,你可有冤屈?”“呵呵…!”张居正笑笑。严清下令:“行刑!”刽子手控制住张居正,另外一个刽子手行刑。一声过后,张居正的人头落地,鲜血撒了一地。人群中大笑起来:“杀的好!杀死这个贪官!!”“平时就看他不是好东西,坐三十二人抬的轿子,小妾有几十个,杀的好!!”“杀的好!!”“杀的好!!!”江溪沙怎么也没有想到,当今的万历皇帝会把内阁首辅砍头。大大小小十几名官员,全部被斩首,午时末,行刑结束。严清下令:“通知他们的家人,领取他们的尸体。”“是!”今日茶馆酒肆特别热闹,城里都在传着张居正几人被砍头的事。张居正的人头落地,原来的宵小之辈,还真被震住。有些时候就是这样,皇帝好言相劝,人家会认为软弱可欺,当皇帝表现出强硬的一面,官员们又顺从起来。这或许就是强人政治吧。……翌日大朝会。万历皇帝坐在龙椅上,他先定调子。“我大明从来不会因言获罪,也不会因文字获罪。”“如张居正、徐阶这样的人,就要依法惩处。”大殿内一片死寂,众人都不说话。不过万历皇帝的话,震惊到众人。“朕御极以来,励精图治,虽有宵小之人,但是大明囯法逐渐健全,去年山西大旱,今年陕西又有旱灾。”“为了天下苍生,朕事前没和你们商量。”“朕决定免除大明一年田税、人丁税、还有杂役税,不知诸位臣工意下如何?”张居正临死前说万历皇帝要劫富济贫,这句话在官员们看来,还真应验了,徐阶、董份、张居正他们都有巨额财富。把他们的银钱全部收上来,蠲免全大明的赋税,官员们看,这就是收拢泥腿子们的心。王囯光问:“圣上,臣是户部尚书,蠲免全大明的赋税,边关军饷、各地衙门开销、还有京官们的俸禄,宗室的禄米,甚至圣上的金花银,这些怎么办?”“朕的金花银以后取消,宗室的禄米,以后不用发了,边关军饷有盐税,朕直说蠲免劳役、人丁和田税,商税、盐税没说蠲免。”“都知道盐商赚钱,不必蠲免他们的税。”“各地衙门开销,由巡抚、布政使拟定清单,需要多钱银两,户部还有宗人府支出。”“查抄犯官家族,由锦衣卫牵头,宗人府保管财务,都察院安置犯官家人,大明只诛有罪之人,不牵连犯官家人。”“如张居正的儿子,罢官就是了,张府他们还继续住,不过他们不能出京,如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继续在都察院任职。”“你们不要歧视人家,也不要打击他,如果他为大明效力,大明也会给他升官。”“例如徐阶的家人,就不可饶恕,指示家仆打死百姓,这天理难容,必须要严惩。”“朕还是这句话,有罪就要受罚,无罪不会株连。”“儿子是儿子,老子是老子,董份父子犯罪,不代表董嗣成有罪,他董嗣成是一个有能力的官员,朕还要升他的官。”“他们家侵占百姓田地,他董嗣成知县做的很好,鼓励百姓耕种农田,带着百姓打井,大兴县让他治理的安居乐业。”“吏部!”杨巍出班:“臣在!”“董嗣成能否升任知府?”“圣上卓拔董嗣成,臣认为他能做好一任知府。”“好,那么就升任董嗣成为湖州知府,让他董嗣成把自己家侵占百姓的田地,还给湖州的百姓。”“不教而诛之,谓之虐。教而不化,诛之,谓之大道。”“朕不止一次说过,不要结党营私,希望诸位臣工要警醒,他张居正的鲜血,还没干呢,要以朋党为戒!”“蠲免大明劳役、人丁、田地的赋税的圣旨,内阁拟定,要告诫各省、府、州、县,不要私自行事。”万历皇帝蠲免全大明的赋税,就是收百姓的心,这样做百姓就不会跟着他们造反。随后万历皇帝把鱼饵抛出来。“张居正已经伏诛,内阁首辅的位子不能没人。”“内阁拟旨,在京四品以上官员,各省三品以上官员,都有权力举荐人选。”“朕要在这里择贤任命。”散朝吧。张四维看了看申时行,此时申时行也看了看张四维,两个人目光对在一起。张学颜有些后悔,原本这内阁首辅是他的,就是因为在午门外他太软弱,才导致他不能再进一步。散朝后,官员们开始议论起来,谁都知道,这是皇帝挑起官员内斗的靶子。不过这阳谋,他们也躲不过去,坐内阁首辅椅子,就是宰相。选对了,就有了支持之功,新任首辅自会关照一二,如果选错了,这又是一次结党营私。这内阁首辅的争夺,就像火中取栗。顾宪成、萧良有他们还不消停,虽然他们没资格参选,但是他们分析。“现在就老师和张四维,张学颜这次在圣上那里失去圣心。”“老师赢面大,各地布政使、巡抚、总督,肯定选老师。”“不见得,张四维的舅舅王崇古,他在军中威望很高,各地总督要给他个面子,而且因为去年科举,老师在圣上心中,也不算好。”众人最后吵不出个所以然,这事主要看万历皇帝,就算众人选出新首辅,这位爷不满意,说结党营私,下场和张居正一样。天威不可测!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