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及第后,群臣怒喷礼乐崩坏正文卷第六十六章选择阵营司慕白在后方看着意气风发的姜曌,嘴角弯起一个好看的弧度。他就知道,姜曌的才能永远不会令人失望。不过短短三息的时间,就能作出如此流传千古的名诗来。杜越彬则是死死地盯着姜曌。他不敢相信,一个女子竟有如此才能。之前,他一直欺骗自己,姜曌能够写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过就是走了狗屎运而已。但是现在,即使他的心中很不想承认,却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不如姜曌。扪心自问,若是让他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与大鹏一日同风起差不多高度的诗,哪怕是他想的头发都掉光了也想不到。念完这首诗,姜曌感觉自己体内的才气又增长了一分。想来不日自己便能达到儒道九品了。念完诗,礼队继续游街。但刚才姜曌念的这首诗,很快就在围观的群众中流传起来。尤其是那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不止精彩,念起来也是朗朗上口,连孩童都会念上两句了。之前虽然已经听说了姜曌的才能,但亲眼看到姜曌作诗,他们的心中才真正的被姜曌的才能所折服。礼队沿着街道一直走到城郊,不过一会,便有人喊道。“状元郎,到海泰阁了。”姜曌这才惊觉已经到了海泰阁了。海泰阁是当今陛下登基之后,命人建造的阁楼。历任皇帝登基之后,除了修建自己的陵寝,也会修建一座阁楼为日后科举登科之仕做琼林宴庆祝。当今陛下登基之后,便命人在此修建了海泰阁,取海清河晏,泰来否极之意。姜曌抬眼望去,这海泰阁临湖而建,一共建了九层,飞天累榭。内里回廊并抱,俯瞰银湖,一望无际。海泰阁外面还有一个巨大的广场,这个广场平时可用来给天下才子举行活动用的。姜曌驾马走进广场。海泰阁内。此前,殿试的七十二名新科进士,除了游街的状元,榜眼与探花之外,全部到场出席琼林宴。随着海泰阁外的鼓锣声响起,他们知道,新科状元已经到了。姜曌走了进去,琼林宴皇帝是不会出席的,一般都是科举的主考官主持琼林宴。主考官一般都是出自翰林院,而每一届的丞相,太傅大都出自翰林院。随着礼队的走近,坐在海泰阁中的六十九位新科进士,坐在座位之上听着外面的锣鼓声,脸上并没有身为新科进士的开心。这琼林宴,不过是为新科状元一人所设,他们这些人不过就是个陪衬。而榜眼与探花,也不过就是个风光一点的陪衬,与他们没多大的区别。若是往年,他们或许会为自己能够出席琼林宴而感觉到自豪。但是今年要他们为一个女人做陪衬,他们着实开心不起来。丞相与太傅坐在主坐之上,听着外面传来的礼乐之声,知道这是状元郎来了。来到海泰阁前,姜曌翻身下马,身后的司慕白与杜越彬也纷纷下马,与姜曌一同走进海泰阁中。阁中的新科进士已经等候多时了。众人纷纷转头看向门口,就看见,姜曌一袭大红吉袍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两个同样穿着红色吉袍的司慕白与杜越彬。三人走进来,对着主位上的丞相与太傅行礼。“学生杜越彬,见过杜大人、蒋大人,见过诸位同僚。”“学生司慕白,见过杜大人、蒋大人,见过诸位同僚。”丞相与太傅点点头。对他们他们的称呼表示认可。这里是称呼是大有文章里面的,若是称呼大人,那就代表他们并不选择两人中的任何一个阵营。若是称呼老师,两人殿试之时监考,称一声老师也是可以的,这就代表他们选择站到其中一人的阵营里。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姜曌,不知道她会如何选择。姜曌拱手道:“学生姜曌,见过杜大人、蒋大人,见过诸位同僚。”她的声音刚落下,所有人都表示十分好奇。姜曌竟然没有选择一个阵营站着。好像今年的殿试前三甲,没有一人选择阵营。杜越彬不用说,他乃丞相之子,自然不需要选择。但司慕白与姜曌不过寒门,却也没有选择站到哪一边的阵营。杜源身为世家的代表,向来不喜寒门,微微点头。至于蒋定,他原本想着,若是姜曌能够选择他的阵营,他必定会全力辅佐姜曌,推行军功爵制。不过就算姜曌没有选择他的阵营,只要姜曌忠心与陛下,他依然会帮助姜曌。只是多少会有些限制。至于其他人,在看到姜曌的选择之后,心中只以为是这些世家看不上姜曌女子的身份。所以姜曌才不选择阵营。不然凭借姜曌的才能,若她是个男子,恐怕无论哪个世家都会抢着要。行完礼后,三人一次落座。状元的位置在主坐之下,榜眼跟探花的位置都在状元之下。状元已经到了,大家便开席了。相熟的人都在推杯换盏,杜越彬的酒案前站了不少来敬酒的人。就连司慕白的桌案前也是站了一些人来与他敬酒。但是姜曌的桌案前却是空无一人。杜源看着这一幕,眼里带着微微的笑意。这一幕并非他刻意安排,他不过只是在这些人中表达自己出对姜曌的不喜而已。他乃当朝丞相,只要他对一个人露出微微的不喜,底下人的便知道该如何做。再说,这些人不过就是新科进士,连个一官半职都没有,都仰望杜源,希望杜源能够给自己个一官半职。姜曌自己喝着酒,没有人过来打扰她倒也自在。司慕白看着自己眼前的这些人,微微皱眉,他并喜欢这种应酬。并且,这些人对姜曌态度也是他所不喜的。\t\t , )
第六十六章 选择阵营(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