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及第后,群臣怒喷礼乐崩坏正文卷第一百三十九章民在君之前,君在民之后姜曌随口一句便是至理名言。只是他这个皇帝,虽然明显至高无上,但朝堂上却无一人可用。不过现下好了,来了一个姜曌,他也算是有人可用了。虽然姜曌说的话是开导他,但以姜曌为镜却是很好的一个主意。姜曌之才能,满朝文武,能与之比肩的少有。接下来,皇帝便是与姜曌讨论军功爵制。姜曌将军功爵制的利与弊都与皇帝说一遍。“军功爵制,有利有弊。”“军功爵制可以打击那些世家门阀,旧贵族的势力,有利于百姓与寒门的崛起与壮大。”“也可以更加强有力的巩固陛下的地位与权利。”“虽然军功爵制的优点非常大,但是缺点却也是十分显著。”皇帝问道:“那这军功爵制有何缺点?”姜曌叹了口气,将军功爵制的缺点说出。“其一,这军功爵制,过分重视斩获敌军首级的数量,很有可能造成杀良冒功,军纪败坏,激化军民,官民的矛盾。”“其二,军功爵制授爵容易,而由于刑法严苛,导致失爵容易,这样的结果之下,便是大量负罪,以及负债的士兵出现,十分影响军队的战力。”“其三,军功爵制强调武功多少决定爵位,结果便是导致穷兵黩武,武人横行,国家不能走向文治,出现暴政。”姜曌一口气将军功爵制的缺点一一道出。皇帝陷入了沉思。他之前只看见军功爵制可以削弱世家的实力,甚至瓦解世家。却没注意到军功爵制的缺点这么大。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国家不能走向文治。中原诸国,只有天域王朝是以武立国,各个国家都是嘲笑天域王朝是野蛮之国,与蛮族有何区别。还有就是穷兵黩武,这点等待世家势力削弱之后便可发布一些政策限制军功爵制。或者到和面直接撤销军功爵制,这一切还是要把握那个度。至于军纪败坏,军民矛盾,现在皇帝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权利拿回到自己手中。“姜爱卿可有办法规避这些缺点?”皇帝还是想问问,这些缺点能不能规避。但姜曌摇摇头,只要军功爵制实行,这些缺点就无法规避,哪怕是神仙在此都没有办法。“毕竟人心都是贪婪的,得到了想要的就想要得到更多。”神仙也没有办法改变人心。皇帝点点头,姜曌的回答在她的意料之中。“现在最重要的是朕要拿到兵符,至于军民矛盾,到时候只需要军队镇压即可。”这回轮到姜曌皱眉了。什么军队镇压即可?“陛下,比军队,兵符更重要的还有一样东西。”皇帝有些好奇:“何物?”“那便是民心!”姜曌掷地有声的说道。“民心?”皇帝重复了民心二字。姜曌点头,说道:“陛下,一个王朝能够传承千年,必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皇帝听后眉头深皱,他乃天子,怎能排到最后。社稷在他前面便也罢了,百姓却也排在他的前面。“姜爱卿的意思便是民贵君轻?”姜曌点点:“不错。”“朕乃天子,百姓乃是为了侍奉朕与皇室而存在,怎可为贵?”皇帝质问道。“陛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虽渺小,但王朝却是由一个个百姓组成的。”“一个王朝,国君与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才是最为重要的。”姜曌再次引用一句千古名句来劝说皇帝。但皇帝却始终觉得,百姓不过就是为了服务他而存在的。真是对姜曌的话勃然大怒:“姜曌,不要以为朕看重你,你就可以放肆,天域王朝的国君与社稷,不可能更改!”姜曌面上一愣,她没有想到,皇帝竟然会有如此大的反应。不过想想也是,他手中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在宫中生活数十年,哪个人见了他不是毕恭毕敬。哪怕是世家,明面上也是装的以他为尊。姜曌深知,这个问题不宜再讨论下去,否则自己真的该领盒饭了,只能点头称是。再争下去也是没有意义的,皇帝自己心中意识不到百姓的重要性,旁人怎样劝说都是无用。皇帝看姜曌没有固执自见,很是满意。这样的臣子才是好臣子。但殊不知,她前世史上魏征那样的臣子才是真的忠心为国。今日的讲经演史,姜曌一共说了三句千古名言。分别是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但皇帝只认可前面第一句,以人为镜。姜曌也不勉强,这些都是需要一步一步慢慢来的。讲完这些后,差不多到了午时,姜曌就告辞出宫了。皇帝则是坐在座位上,认真思考着姜曌说的话。因为现在还没有到散班的时间,所以并没有人来接她。司慕白现在还在翰林院当差,而没有司慕白的通知,九七与魏襄也不知道她进宫的消息。姜曌就只能腿着回去了。现在正好是午饭时间,还好翰林院里皇宫不远。姜曌回去的时候正好赶上午饭的末尾。司慕白不知道姜曌什么时候会回来,就打好了饭菜放在姜曌的房间。一直放在暖炉上煨着,只要姜曌回来,随时都能吃。要是没有那么快回来,就带回家去吃也行。但姜曌回来了,这份饭菜就没有回家的机会了。姜曌坐在自己的书房里,一口一口的把这些饭菜都给干掉。然后再翰林院中看了会书,差不多就到了散班的时间。在翰林院当差实在太过轻松。不过姜曌不知道的是,等到日后她会忙的脚不沾地,想休息都没有机会。与司慕白一起走出翰林院的大门,魏襄与九七就在门外等候了。几人一起回家。路上,姜曌看着这些忙碌的百姓,每个百姓就好似各司其职一般。务农的务农,经商的经商,打工的打工。这个王朝,就是这些普通的百姓们组成的。再次想起自己与皇帝的谈话。若是没有这些百姓,国家还算什么国家。毕竟国是千百万个家组成的。不知皇帝什么时候才能明白这个道理。\t\t , )
第一百三十九章 民在君之前,君在民之后(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