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日,朱由校继续忙礼部安排的登基大典冠冕试穿,登基大典“走”程序等事。今天就基本是具体练习了,比如祷告这类具体行礼动作。这些皇帝必须有切实的感受,以免做错。朱由校也收束心绪,仔细按礼部要求做到位。------客氏已经开始为朱由校做加餐了。前身很喜欢客氏把炙蛤、燕菜、鲨翅等十几种海鲜放在一起烩煮而成的菜。朱由校清楚这就是海鲜大乱炖了。大乱炖的特点就是配料可以比较随心地调换,也不妨碍加进各种河鲜以及蔬菜。前世朱由校也没少吃过海鲜大乱炖。这个菜做法不难,就是把一堆食材放在锅里先烩后煮。但要做得好,也不容易。因为十多种不同大小和构造的海鲜主食材,一通操作可以做得刚刚好,难度并不低。其中关键主要是在食材配伍和前期合理加工上。经过处理之后,这些食材的分切大小就容易在乱炖的烩煮条件下,同时达到最佳食用状态。明御膳房大厨一般出身鲁菜系。鲁菜系有名,主要是有一手将海肠子等海鲜晒干磨粉当味精的私家传承手法。所以老朱家口味自然偏向海鲜味。而海鲜大乱炖基本上是把海鲜味“烩”到极致了,所以这道菜前身朱由校喜欢也正常。好在,现在朱由校也不反感。这要是碰上“臭三鲜”这种饮食偏好,朱由校估计要皱眉头了。到了用膳时间,客巴巴的海鲜大乱炖随早餐一同送上来。朱由校传旨把客巴巴召进膳房。给她设了小桌,让她一同用餐。期间边吃边夸“还是老太家膳的口味合孤的胃口。”客巴巴听了开心不已。朱由校吃好饭。笑咪咪地对客巴巴说已安排王安给她准备宫中正八品规格待遇,包括一众仪仗。自己的奶兄弟,客巴巴的儿子,也可以封萌官职。加赐她后宫宫室,并许她宫中随意行走。登基后兑现。客巴巴听到这些,睁大二只漂亮的大眼睛,张开嘴乐呵起来。太开心了!她做乳母十多年,因为朱常络身份尴尬,西李又勾结郑贵妃,所以在朱由校身边没少挨西李的打骂。然而世事无常,一转眼,老母鸡变鸭!她也正八品了呢!跟西李一个品级呢!客巴巴就想着,以后仪架齐整了,就跑到乾清宫前面去“浪”一圈去,好好让西李看看!咱也发达了呢!客巴巴想象着到时候西李臭着一张脸又拿她没办法的样子。不由眉开眼笑。忽然又收了笑容,想到了不对!听说西李要移宫了,那就不是在乾清宫前“浪”了啊。但没关系啊!咱家奶儿子答应宫中随意行走,到时打听一下,知道西李新住的宫殿,再去“浪”一番就是了。实在不行,就宫内挨个儿“浪”一遍,总有碰到西李的时候。想到这里,客巴巴又眉开眼笑起来。又忽然想到自己奶儿子是14岁的小孩子,未来肯定对她的奖赏更多更大。说不定有一天会奖赏得很大很大。比如……,大到象宫中最厉害的郑贵妃娘娘那样。啊呀妈呀!郑娘娘呀,可是有点大大大了啊!客巴巴伸手按住了胸前的跳动,一番小吃惊的样子。赶忙抬眼瞄了一眼自己的奶儿子,看他微微笑着看着自己,不由嘻嘻一笑,心里一松,又继续想自己的心思。郑娘娘啊……。她是怎么个仪态来着???客巴巴一边脑子里拼命搜索自己有限的几次看到郑贵妃的仪态,一边挺直身体,微微地动作着模仿起来。吃好饭了。不对!用好膳了!是用好膳了!嗯,用好膳了,然后,应该是上漱口茶。客巴巴想象着郑贵妃在这样的场合应该是怎样的仪态,然后按自己的想象模仿出来。威严着口气,把右手轻轻一摆,道:“漱口茶呢?”下垂的袍袖轻轻地划过了桌上的汤盆上口,沾染了一道清晰的酱油色汤汁,并随着客巴巴挥手的动作,滴了2、3滴在餐台上面。旁边伺候的宫女多有眼色啊,听到客巴巴问,赶紧回复道:“娘娘的茶跟皇上的茶,是一起送来的。已经在路上了”。皇帝刚金口玉言许了正八品呢。不管对不对,娘娘先叫了总不会错的!客巴巴威严地“嗯”了一声,回应了宫女,然后放开脸子又眉开眼笑了。接着又威严了起来,“嗯”了一声,把袍袖再甩了一下。这次倒是没有划过汤盆。接着又笑又甩。然后笑眯眯地合着双手享受地坐在那里。朱由校也笑眯眯地看着这一切。默默在自己心里说,只要你客巴巴不下手我妻子孩子,我保你不在浣衣院被乱棍打死。------------九月初五上午,王安特意整理好仪容,静坐片刻,养好了神。然后叫进小太监,安排他们各自在乾清宫的行动。众太监都已明了之后,王安拿好经新皇批红用玺的二份诏书,出门乘辇,去向乾清宫。到了乾清宫门口。方从哲、刘一燝不在,其他东林党人则整齐安静地聚在乾清门前。其他追随“从龙之功”的大臣也大多在。乾清门门内太监则安静有序。众东林党人看到王安过来,知道安排好的事要发生了,都对着王安拱手。王安则或颌首或拱手,一路答礼过去。到了乾清门前,一队人站定。王安身后的小黄门大喝一声:“皇上有旨!”门口一个小黄门飞一般地离开乾清门跑向乾清宫,其他太监净军则跪了下去。王安拿出令西李移宫的诏书,托在手中。等了一会儿。迈步进了乾清门。一路高托圣旨行去。宫中净军太监宫女跪倒一路。王安直进乾清宫。西李看到王安进来,撇了撇嘴,七倒八歪地站了起来。她也知道,今天这个坎儿是有点儿过不去了。圣旨一到,她依仗的那些“纲常”和先帝承诺,都不堪一击。不过过不去又如何?反正老朱家男人总要给个说法。继续闹下去就是了。就见王安行到乾清宫正中,站定身位,恶狠狠地盯着西李。片刻后沙哑着嗓子,声色凄厉,暴喝一声:“李选侍接旨!”王安的声音高吭尖厉中透着沙哑,宛如厉鬼。吓得乾清宫内所有人一哆嗦。西李也吓得一哆嗦。一脸惊惧,招头看向王安。就见那张木板脸上两只眼睛突起,恶狠狠有如无常般盯着她。一霎那之间,西李感觉那张脸上翻过了王才人、刘氏以及一众宫女惨白的脸。心中一悚,身子一软,坐在了地上。王安仍然恶狠狠地盯着她。然后自顾自打开诏书,念道:“皇帝敕曰:着李选侍即刻移仁寿宫!钦此!”然后刷地一声把圣旨合在手上。从广袖口袋里拿出第二份诏书。宣道:“皇帝敕曰:朕弟朱由检移东李李选侍抚视!钦此!”宣完,冲身后二个小太监一挥手,小太监立刻冲向了东阁去接朱由检。目标明确,显然乾清宫内部情况早已掌握。王安则向前行了十数步,到了瘫软在地的西李身边,把二卷合在一起的圣旨,放到西李侧着的身膝上。一转身,行到了抱着西李女儿朱徽媞的宫女身边,接过了朱徽媞。宫女不敢违抗,王安可是带着圣旨来的!李娘娘又瘫在那里不说话,只能任由王安抱过去。王安抱着朱徽媞转身向宫外行去。此时东阁的二个小太监已是抱着朱由检冲了出来,急急行向乾清宫门口。朱徽媞突然换了熟悉的怀抱,又觉今天王安面色可怕,大喊一声:“妈妈!”瘫软在地的西李,听到女儿的喊叫,猛地抬起头来,看到王安正抱着自己的女儿走向宫门,立刻站了起来,尖声喊道:“放下我的孩子!”追了过去。随王安而来的小黄门们跟随王安向乾清宫外行去,身子自然地横亘在王安与西李之间。西李一边推搡击打挡路的太监小黄门,一边凄厉地向行走的越来越快越来越远的王安喊道:“放下我的孩子!”追向乾清门,一路跟了过去。西李的几个近侍宫女跟了出去。留在乾清宫的太监宫女相互传递着眼神。有宫女太监就近伸手摸向了一些宝贝金饰,然后悄悄藏了起来。西李每天摔碎不少东西,这些摆件没个定数。其他几个留下来的西李宫女看到,开始简单收拾西李的东西。偷偷伸手的人则越来越多。西李几个贴身宫女看到,也不敢吱声。反正到时能给自家主子交账,不出问题就行。乾清宫的事,移宫圣旨都到了也就管不得了。是日,西李仓皇移宫仁寿宫哕鸾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