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韩林感兴趣的还是那些歌舞升平的场所。比如说,秦淮河旁边的青楼,据说这里的姑娘各具风味,身段婀娜,唱曲技巧也是非常高超。韩林一路欣赏着这些灯红酒绿的夜景。一直往前走,到了一个街巷。这里是青楼的聚居区。街上的男人们喝得醉醺醺,三五个人抱在一起,有的甚至抱着一个美貌的姑娘上轿,其中还有不少官员的轿子。这里就是一处风月场所。抬头看了看牌子,“媚香楼。”开业不足一年的勾栏。自下而上足足六层,在应天数得着的高楼,附近的楼子顿时比了下去如今已经成了应天第一勾栏。不少人在这里寻找刺激。军士直接把自己带到这地方。其目的也很明显。别乱跑,整幺蛾子了。不如进去庆贺一番。老鸨见到韩林,看打扮就是有钱的主,连忙扭着腰肢过来。再看见跟着韩林其中一个军士,十分热情便迎了过来,“陆军旗,崇安妹子等你多时。”“知道了。”这军士瓮声瓮气回答一声。接着请示韩林。不过韩林也只是在门口观察了一番。也就让他自便。带着其余人离开了。那军士既想去会会老相好,又怕上司的刀过于锋利。于是从怀里掏出几两银子,递给了老鸨,让她不要给崇安妹子介绍客人。下半夜他就来。老鸨自无不可。……走到冬夜的大街小巷里,呼吸着没有工业污染的空气。韩林感觉自己头脑都迅速清醒了不少。之所以不去勾栏。倒不是因为自己是个君子。虽然现在自己有钱有闲,逛青楼也不违反朱元璋的法。况且,从军士有意无意的安排行程来看。自己光明正大去青楼更是符合朱元璋对自己的期待。也有一定概率可以放松对自己的警惕。但是毕竟韩林医学生出身,知道这时代防护措施都没有。这也实在是过于容易得花柳病。还是不去了。实在是顶不住,不还有几个贴身丫鬟吗?观察了一番,已经达到了目的。于是毫无意外的离开了青楼区。带着众人去河边看了看花灯。此时天色已晚,花灯在远处便徐徐可见,走到放花灯的地方。这才发现花灯式样繁多,造型美观,新颖别致。有玲珑剔透的宫灯,有栩栩如生的动物灯,有吉祥如意的荷花灯,有舞姿婆娑的仙女灯,有红彤彤的霓虹灯,有色彩鲜艳的孔雀灯。。。实在令出生在现代的韩林见识到了各种新奇的体验。叹为观止。一直看了两个时辰。乱糟糟的节目也不知道看了多少,反正赏赐民间艺人的银子都不知道扔了不少。虽然意犹未尽,然而几个时辰的逛街已经够了。于是吃了点夜宵。便招呼众人,“本国公累了,咱们回府去吧。”说罢就起身。两个军士也松了口气,这位爷终于完事儿了。要是跑脱了,交不了差。一路无话。顺利回府。然后换了班,新上岗的几十名军士,里里外外把国公府监视着。然后由人把韩林今天看花灯说过什么,做过什么记录在册子之上。送进了皇宫。这就是韩林现在的待遇。软禁而已。韩林回到房间。却没有睡意。而是屏退了众人。从书架之上拿来一沓纸。磨了一块上好的徽磨。便开始准备给朱元璋提建议了。应天府娼妓业非常的发达,秦淮河畔20里,全都是灯红酒绿。虽然号称是只对民间开放的,不允许官府前往。然而韩林毫无意外在媚香楼看到了有许多官员都去青楼。当然朱元璋允许这么多青楼开着。自然是为了拉动经济。为什么会出现官员爱去秦淮河。主要是皇帝陛下还亲自去为妓院站过台,官员自然不怕。秦淮河畔设置了诸多国营性质的秦楼楚馆,时称“大院”,后期称“旧院”。朱元璋亲自为妓院题写对联:“此地有佳山佳水,佳风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添千秋佳语。世间多痴男痴女,痴心痴梦;况复多痴情痴意,是几辈痴人。”在朱元璋的倡导之下,娼妓行业异常发达。妓院遍布南京城的通衢闹市,官员进入娱乐场所不受限制,许多士大夫、文人骚客聚集在秦淮河畔,猜拳行令、打情骂俏,达官显贵沉溺酒色,自甘堕落。违背了朱元璋的初衷。朱元璋其实已经在酝酿政策了,禁止官员去秦淮河。韩林知道,所以不仅要投其所好,得到皇帝的信任。而且他要用危言耸听的逻辑把整个娼妓业连根拔起。因为淋过雨,所以要把别人的伞扎破。凭什么自己都要死了,你们这些勋贵还夜夜笙歌。韩林决定与百官为敌。 , )
第九章 花灯(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