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北渡春闱案(十一)(1 / 2)

三声鸡鸣传来,清晨的薄雾笼罩在院内。

吏部的大院内,下值的官吏们顶着黑眼圈打着哈欠。

拱门前,右侍郎章正宸神清气爽,神采奕奕地前来替换王永吉。

路过的官员都向章正宸问好,章正宸也都微笑着一一回应。

来到公房之内,得知王永吉还在耳房中熟睡,章正宸便没有唤醒他,而是坐在了公案前,开始着手处理案头上堆积如山的公文。

案头右侧,放着一沓公文,章正宸顺手拿起了最上面的一封,发现王永吉已经批阅过,于是便又放了回去。

这时,一名书吏呈来了一封绍兴府的举荐公文。

章正宸接过一看,原来是绍兴知府于颖应吏部的要求,向朝廷举荐的人才。

再一看,竟然是举荐绍兴名士张岱,章正宸看着这封公文愣了半天。

张岱儿子失踪的事情已经闹得沸沸扬扬,现在都已经传到了杭州城。

而且据章正宸所知,这张岱是无心仕途的,现在于颖举荐张岱,难道是张岱决定要出山入仕了?

或许是和儿子失踪有关系?

章正宸心中疑惑,于是便拿着这封公文起身前往内阁院内。

今日当值的是阁老黄道周,章正宸找到他时,黄道周正蹲在园池旁,向水中投石戏鱼。

“黄阁老!”

“羽侯,何事?”

黄道周见是章正宸,于是拍了拍手笑着起身。

章正宸将于颖发来的公文递给了黄道周。

“张岱若是入仕为官,这对朝廷是极好的。”

“眼下鞑子与朝廷争夺人才,有张岱表率,想来能影响不少读书人。”

“这事要大办特办,不过还是得尽快找到张岱的儿子和那些失踪的士子才行。”

黄道周表示支持张岱入朝为官,章正宸心中便定了下来。

张岱的背景和影响力实在是太大,要不要召任为官,需要考虑诸多,所以章正宸才来向内阁问计。

“多谢黄阁老指点,下官明白了。”

“谈不上指点,要风光大用,但也要从头做起,这很重要。”

章正宸领会,这张岱科举不中,没有做官的经验,所以不能直接委以重任,虽然他名气很大,但是也要按照潞王定下的规矩,量才录用。

于是章正宸返回了吏部公房,批复了这封公文,发挥文选司,交其执行。

文选司的公房是单独的房间,在吏部别院的西厢房。

很快,文选司便派遣快马携带召任公文向绍兴而去。

章正宸正伏案办公,这时王永吉睡眼惺忪的从耳房走了出来,伸了伸懒腰,见章正宸已经坐在了公案前,于是说道:“羽侯,你可算来了,我是熬不住了。”

“哈哈哈,修之兄辛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