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北渡春闱案(十一)(2 / 2)

“唉,马上要召任第二批备选知县了,可有羽侯忙了。”

“无妨,交给在下便可,修之兄只管好好休息便是。”

“哎,对了,庄兰生和楼庆良这两人去了镇常两府察官,一直没有奏疏发回,不知道搞什么名堂,该遣人去问问了。”

“嗯?两人一起去的?”

“是,察官结果如何,也迟迟不报。”

章正宸闻言,皱起了眉头,两司主官亲去察官,还迟迟没有回报,感觉有点奇怪。

王永吉揉了揉眉心,眼神无意间瞥到了桌上的公文。

忽然手上动作一停,迷糊的双眼也渐渐睁开。

章正宸见王永吉的目光落在了那一沓他批阅过的公文上,于是疑问道:“修之兄,怎么了?”

“羽侯批完的公文也放在一起了吗?”

“没有,我批示地都在这里,准备批完了再放一起送内阁。”

“那不对,昨夜我批复了各县公文二十一封,这里怎么二十二封,多了一封出来!”

说罢,王永吉便上前,开始一封封检查起来。

他这个人,就是有个小毛病,自己看过多少书,写过多少文,批过多少条陈,都会将数目记下来。

这个习惯,在他曾经就任督师的时候变得更加严重。

翻看一阵,王永吉打开了最后一封公文,看到内容时,顿时愣住。

旋即便双目虚焦,额上隐隐有汗珠渗出,似乎很是紧张。

章正宸发现了不对,于是起身来到了王永吉身后,伸着脖子看向了那封公文。

“十六年,虏寇掠鲁地,鲁抚永吉堵御无术,不阅月连失七十余城,所辖济南、兖州、东昌三府州县尽失,匿而不报。”

“鲁抚率兵尾随虏寇,寇退一城,便收一城,以‘恢复失地’上奏朝廷。”

“十七年,南奔,贿逆党马士英,擢总督山东、河北等地。”

“......”

这封公文上,全然写的是王永吉自为官以来的经历,但都只写了他不堪回首的黑料。

王永吉僵在了原地,脸上渐有痛苦之色。

章正宸看罢,心中默然,想要说些什么,但是又张口无言。

当时,他也在南都朝廷之中,对王永吉的事情,还是略有知晓的。

这些黑料固然是真的,但是王永吉能在潞王的同意下,被召任为杭州朝廷的吏部左侍郎,不是没有原因的。

章正宸对王永吉的评价:有督抚之才却身困时迫,有忠良之心却势穷力屈。

崇祯初,王永吉调浙江仁和知县。任上建设漕仓、惩刁讼、筑悍海塘,咸着异政。

崇祯十四年,任通州兵备道。任上按地编丁、按丁征徭,民困以苏。岁旱,设法劝赈,全活甚众。之后王永吉擢山东巡抚去之日,民为立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