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古道长亭(1 / 2)

莫名其妙疲于应承的一天很快过去,第二日一早,没有晨起习剑的环节,因为荀幽也没有这份时间。

在洛阳城尚且清冷,在百姓们才刚刚离开温热的被笼,在依稀能听到来自张让府邸的悲乐哭丧声中,一伙十几人左右的队伍,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座大汉都城。

他们即将前往那座未来注定不会平静的济南郡,不过在此之前他们或许会短暂在那座天下五岳之一的泰山附近流连几日。

这伙眼界并不广阔,平素见到最高的山或许便是那座涿郡附近大兴山的一行人,其中包括足迹遍及数州的荀幽,包括曾经游学数郡的刘备在内,其实并非单单为了典韦的想法,他们同样挺想去一览那座风光无限好的巍峨山岳的。

新买的一辆马车中,荀幽同郭嘉相顾而坐。

相比于初次离开阳翟时候的模样,这位早慧的士子看着闭目凝神的友人,看着眼前依旧迷雾缭绕尽显神秘的友人,郭嘉一只手肘搭在没什么粉饰精雕的车窗上,脑海中思绪飞舞。

尽管很不想承认,但郭嘉也不得不佩服荀幽对天下大势的毒辣判断,早在数年前,早在当初还在颍川,他与荀文若戏志才还有荀幽同去拜访那位水镜先生前,荀幽便已经向他们三人深入剖析了大汉朝疲敝的现状。

病入骨髓,皮肉尽皆腐坏,空余一座脆弱骨架的大汉唯独欠缺一把锋锐的凿子,随时都有崩塌的可能。

当时的郭嘉并不相信荀幽的预言,并不相信大汉朝在数年内就会面临席卷天下的叛乱。

然而此时此刻,在车轮滚滚的马车行于洛阳城外的古道上,郭嘉透过车窗看向视线中的荒芜与凋零,友人当初的预言一一灵验。

以张角为首的太平道教掀起席卷天下诸州的叛乱,纵然如今黄巾大势已去,贼首尽皆伏诛。

然而大势至此,他郭奉孝哪里还看不出来本就疲敝的大汉同样元气大伤,只剩下最后一口气息游离若丝,只剩下最后一口气息得益于四百年前高祖一统、得益于百余年前光武中兴震慑天下的余威才能够苟延残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