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订阅!求票票!)
梅先生回国了,这一别不知何日再见。
黎耀阳很清楚,虽然他们约定了每隔一年到丑国驻演三个月,但现实阻碍太多,能否达成还需要一些运气加成。
不得不说,梅先生的个人魅力近乎无敌,很少有人能够在如此短时间内将黎耀阳折服,而梅先生做到了。
这也是他为什么愿意跟对方义结金兰的原因,他愿意主动当小弟,认下梅先生这位大哥。
值得一提的是,梅先生临走前给小二家留了一笔钱,也算是他这个堂兄给亲戚家的照顾。
当然,小二家现在不缺钱,兄弟三个跟黎耀阳混了这么多年,早就攒下不菲的身家。
但梅先生的情谊值得人记挂,小二父母感激万分。
有了这次意料之外的丑国行,梅先生先一步打开自己在丑国的知名度。
也让不少丑国上流社会人士意识到华夏艺术的高级和美感。
纽约时报接连做了一周的专栏,专门用于介绍和夸赞梅兰的艺术。
这位受到五万万人追捧的大艺术家,的确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其中一段话很有趣:
“在丑国,每几年里必定有一个夺冠军的人,无论包括政界、工商界、学术界在内,这是一个最引人注目的人,这一次夺冠军的这个人一定就是梅兰无疑。”
而在梅剧团一行回国之后,齐山茹激动的对身边好友表示——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演出,梅兰用京剧彻底打破了老外对华人的固有印象,我们赢了!
一个用‘冠军’,一个用‘赢了’,这些词语的运用,足以说明梅先生在这次丑国行里的收获。
无论如何,梅先生的事情告一段落,黎耀阳也将注意力重新放回他的卖酒大业上。
——————————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野牛’的销量逐步攀升,最主要的是产量在一点点扩大,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如今每月产量稳定在一万瓶,而出厂价稳定在20刀,也就是说,每个月可以固定收入20万刀,成本嘛,最多不到5刀。
能不能继续扩大产量?
当然可以,但扩大产量就意味着没办法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
再换句话说,若是扩大产量,每个月挣的钱不一定会比现在多,反而会拉低客户的需求感,得不偿失。
所以一万瓶正好!
苏荷区和大西洋城坟地两个酒厂,单单是卖酒,每年就能贡献500万刀的收入。
刨除成本和损耗,以及打点的费用,每年净利润可以达到200万,这绝对是个天文数字,至少在这个年代是这样。
否则黎耀阳也没底气建摩天大楼!
这还没算上新华小镇的贡献呢,总的来说,黎耀阳如今是大西洋城数一数二的大富豪。
不敢说第一,至少也是第二。
当然,那是以前,在基尔埃兰德的北爱赌场碰壁以后,他的财力大不如前,理论上来说,黎耀阳就是大西洋城首富。
只不过他很低调,不露富,很多人知道有那么个人存在,但走在大街上,基本没人能认得出来。
当首富有什么好处?
答:除了能装B,没有半点好处。
每天找来的各种演讲、活动、会议,请柬能装满一整个麻袋。
这些请柬多半都到不了黎耀阳的手,甚至都不知道它们的出现,能到史蒂文手中的都凤毛麟角。
经由史蒂文筛选后,才能呈到黎耀阳书案上,由他来做最终抉择。
能被选中的活动,必须要具有重要意义。
或者能提高声望,或者能让他赚更多的钱,没意义且浪费时间的活动黎耀阳绝不会参加。
但是,史蒂文会替他做好礼仪方面的工作,就算去不了,也会送上一张支票或者准备一份小礼物。
时间长了,就导致很多活动不管需不需要黎耀阳出场都会给他发一份请柬,就算得不到钱,也能收到一份价值不菲的小礼物,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乍一听黎耀阳好像很蠢,但他其实是用这种方式来杜绝无效社交,多花点钱不算什么,很快就能赚回来,浪费时间真的不能允许。
这不,今天又收到一份请柬,请柬的主人很有趣,名叫伊利·诺里斯。
此人属“象”,算是“象”在大西洋城的中坚力量,但和基尔埃兰德又分属不同派系。
表面上,他在大西洋城不担任任何官面上的职务,可实际上却控制着大西洋城所有地下女支院和独品。
首先要明确一下大西洋城势力架构,主要势力和世界上的权力构造一样,由黑白两道构成。
当然,成熟的嘿道和白道是相依为命的,黑中带白,白中有黑。
有趣的是大西洋城里面有实力的人种就是白人和黑人,当然,那是指以前,现在要加个华人。
白人毫无疑问是当地社会的主流,最强大的团伙是‘驴’家‘象’家两个流氓,在背后操纵着一切。
再加上喜欢用暴力手段对待有色人种的三K和其它嘿帮,体制内官员团伙和资本家团伙。
这些人站在食物链的顶层,就是这些人在决定着大西洋城的命运。
伊利属于‘象’家的中坚干将,控制着大西洋城的一部分地下世界,并且通过背后的力量,甚至能左右新泽西州的走向。
当然为了达到目的,伊利不光要在象家内合纵联合,甚至有些时候还需要和其他家合作。
体制内管员在伊利的努力下,分享大西洋城的利益,表面上可以握成一个拳头。
但是不算其他地区的空降人物,昔日的大西洋城老大基尔埃兰德,在过去要压过伊利一头,毕竟基尔本身是官府中人,在‘象’家内部关系也很深,本身又是资本家团伙的老大级别人物。
而伊利既像是他的对手,也像是‘象’家安排在大西洋城的继承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随着基尔的格局上升到州一层面,并且声威更进,以后很难再把重心和注意力搁到大西洋城上面。
这就使得大西洋城上流社会中人认为伊利掌权比基尔更符合他们的利益,加之基尔年老体衰,上流社会中人对其的信心已经比不上对伊利的信心。
当然,基尔也没有完全放弃大西洋城,毕竟他在这里根深蒂固,有足够庞大的利益支撑着他的怀念之情。
————————
伊利为什么能通过独品在大西洋城站住脚,完全因为丑国人跟独品从一开始就很熟,因为美洲大陆本来就是独品的故乡,世界三大“独三角”,其中一个就在南美。
比如大家熟知的苛咔铟,就是美洲特产,南美一直都有“嚼叶子”的习俗,据说嚼的时候得往嘴里加石灰,需要碱性环境才能把苛咔铟从叶子里提取出来,是一种非常高级的玩法。
但没试过的人,纵使发挥野兽般的想象力,也没法想象往嘴里放石灰这个操作的可行性。
丑国还没影儿的时候,美洲殖民地就大规模使用这玩意,主要是当止疼药。
当时有什么病,大家全靠苛咔铟撑着,毕竟就连华盛顿得了病,最好的治疗手段就是一直放血,什么时候放死什么时候算完,华盛顿最后真被放血放死了。
通过这事,就知道当时的医疗水平,苛咔铟也就成了重要的补充治疗手段。
这个倒是也正常,止疼这事在东西方一直都是个大问题,也是个大难题,同时期大清也在用鸭片止疼。
多说一句,这个时候还没有冰独和嗨咯铟,这两样是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科学家搞出来的技术创新,代表了德意志工业的最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