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四百年王朝,大多数时间都官方赋税也就是三十税一。赋税看着不重,但除了这田税,百姓还要交口钱和服徭役。而且一个再好的政策,一个再轻的赋税也是要有人去执行的。下层官吏层层加码之下,百姓要交的赋税可就无比沉重了。特别是口钱,《汉书·贡禹传》中记载:口钱起武帝,征伐四夷,重赋于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至于生子辄杀,甚可悲痛。虎毒尚不食子,但一个小小的口钱就能逼人杀子,可想而知,汉代普通百姓是有多么的可悲。而那些实在难以活下去的百姓,为了谋条生路,只能将自己或者自己亲人的头颅卖给那些杀良冒功的将领。赵谦投奔刘备后,也是暗自庆幸自己运气好到爆炸,直接就穿越到了安喜,要不然他的下场肯定好不到哪里去。不是被拿了人头去领赏就是饿毙路旁被人分食。赵谦知道,所谓流民不过是些活不下去的可怜人,所求者不过能有片瓦遮头,寸土容身罢了。现在自己手上有田,而流民无地,这不正好搞屯田制嘛。曹魏的历史证明了屯田制非常适合这个时代,史载: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屯田制是一个双赢的制度,你流民没有田,我给你,你流民种了地收获粮食缴给我六成。这样一来我有粮打仗,你也饿不死,多好,双赢啊。对于如何安置流民这个问题,刘备也是十分的头疼,正好赵谦提出的屯田制自然是举双手赞同,并将此事交由赵谦全权负责,自己则跑去练兵了。赵谦在拉上田丰这个多功能实用工具人之后就开始了火热的分田工作。并没有直接把田分到个人,而是五十人一组的将人编排成屯,但实际编起队来确发现这人其实也不怎么够用。两万多黑山黄巾,其中青壮不过五千,一个青壮背后就有三个老弱妇孺。在挑选了两千人入伍后,青壮劳动力就更稀缺了。不过问题不大,反正是集体劳动,而且自己这边提供牛、耕具和种子,更是免收三年赋税,他们努努力,能活下去的。等回头找找芋头、山药这些作物,再将养殖鸡鸭推广开来,山上也种上果树,河里的鱼虾也捞起来......“元皓,这事儿就交给你来做了,加油,我还有事就先走了。”赵谦看到排成长龙的流民们,再看看头顶的太阳。嗯,三点多了,喝口茶先吧。“什么!你不能走。”正在给流民编排队伍的田丰闻言大步冲向赵谦并一把抓住赵谦的胳膊说道,“你还能有什么事要做,如今真定不过安置流民与编练士卒两件事。县衙的事情我前几天就安排好了,练兵的事情有玄德公和关将军。你还能有什么事?我看你就是想偷懒不干活!”“元皓啊,你学坏了,你如今怎么像宪和一样了。”赵谦没想到田丰也学成简雍这样了。田丰刚来的时候多好的一个孩子啊,让他往东他绝不往西,让他去处理政务还会非常感激自己给了他一个锻炼的机会。赵谦对此痛心疾首,多好的一个工具人啊,居然学精了。田丰也不说话,只是死死的盯着赵谦。赵谦也只能无奈的说道:“好了好了,我是去看看屯田所准备的怎么样,别让屯所和村民有冲突。”李、高、杨三家的地都是沃土,自然不会将其闲置荒废,真定有许多佃户靠着给人种地为生,那三家田地最多,佃户自然也最多。而安置流民也是为了解决不安定因素维持稳定和收获粮食,自然不可能将佃户们赶走让他们沦为流民,沦为不安定因素。本来是打算让流民去开荒的,但开荒的沉没成本太大,要作好最少两年没有收成的准备。在土地就是生产力的封建时代,容易耕作的地方早就被人开垦出来了,剩下的荒地要么是土质不适合耕种,要么是旁边没有活水地理位置非常差。而且荒一般杂草丛生,地底下根茎石头数不胜数,开垦荒地要先把土里的异物挖出来,光是这一件事就要花费许多时间,而且对身体伤害也非常大。而且在野外开荒还有蛇虫鼠蚁噬咬,被野兽侵袭的风险。那流民中大部分都是长时间营养不良的妇孺老幼,让他们去开荒等于让他们去死。所以赵谦就在原本的佃户中挑选了一些身强体壮的人给出了他们无法拒绝丰厚条件:永免徭役,免税五年,五年后每年收成三七分,官府收三成,七成自己留着。最后还允诺只要去开荒,今年他们给李、高、杨三家种地的收获可以全部归他们,官府每半年会借一次免息的口粮给他们。优厚的条件吸引了不少人,但还是有不少人担心官府说话不算话,毕竟朝令夕改的事情不是没有过。这时候赵谦让刘备到众村民面前一番演讲,成功的动摇了村民们的心。搬空县衙让流民吃饱饭,敢于直面暴动的流民救真定县城于水火,爱民如子,刀剑加身而无丝毫惧色的玄德公之名已经在有心人的宣扬下传遍常山郡了。刘备的话,村民们自然是信的,而且赵谦还当着所有人的面给开荒者发粮食,不掺糠的粮食!为了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田地,许多村民心动了。赵谦这才 , )